第二百零八章 辅臣老弟,额看“十八子主天下”说的就是你啊!(第3/4页)

但是现在,李自成用兵的水准不仅高,而且稳……反正杰书这样的角色,完全被他弄于鼓掌之中。

不过要取天下,好像还是有点难,他毕竟已经老了。

一阵脚步声在他背后响了起来,李自成侧耳倾听了一下,笑道:“来顺、一枪、万霖、植生、定山,你们都来了。”

来的是跟随在李自成身边的文臣武将,分别是李来顺、胡一枪、黄万霖、黄植生、薛定山。

五个文臣武将列了一排,向李自成行了个礼,正站在瑞庆宫内一座隔离上凭栏眺望的李自成转过身,笑吟吟看着眼前几人,“有什么大消息?是不是武昌县和黄冈县的鞑子退兵了?”

“还没有……阿达,刚刚拿到一虎叔派人从岳州送来的塘报,”李来顺马上递上一份奏折,“广东形势剧变!”

“广东……”李自成接过了李来顺递给自己的奏折,没有打开,直接就问,“王辅臣拿下了广东?”

黄万霖点点头:“尚可喜彻底完了……王辅臣现在已经是广东之主,而且他还向吴三桂求封两广总督、南阳大臣、天南镇抚,还替他的四个儿子和刘进忠、邱辉求封节度使。”

“好!”李自成叫了一声好,还引来了几道不解的目光。

李自成用一只眼睛扫了众人一眼,笑着道:“王辅臣终究是闯营出身……而且他原本也姓李!十八子主天下的谶语,也许不是应在额身上,而是应在他身上!”

“阿达……您何出此言?”

“皇爷!他算什么东西?三姓家奴一个!”

“皇爷,自古就没有谁据两广而有天下的。”

底下几个人似乎都不大相信王辅臣能得天下。

李自成摆摆手道:“天道难测!过去没有人能据两广而有天下,不代表将来不会有……至于三姓家奴云云的,五代十国的时候不是出过好些个认干爹的皇上?”

老爷子黄万霖往李自成这里凑了凑,“皇爷,您是不是想和王辅臣结盟,然后利用他替大顺做事?”

李自成笑了笑,道:“乱世总有个头,天下总会有个真命主……额老了,看不到这一天了。但是来顺、来兴、来安、一虎、一枪、一农他们,应该有机会看到天下归一。天下归李,总好过归吴、归清!”

黄万霖已经明白了。

这位大顺的老皇爷自感去日无多,要尽可能为自己的追随者安排一个好下场。

如果天下归吴或是归清,李自成的徒子徒孙肯定没有好下场。但要是王辅臣、王忠孝有了天下,李自成的这些门徒,一定可以在新朝得到重用和优待。

李自成看了眼自己的接班人李来顺,又笑道:“来顺……王辅臣现在可没说要取天下,额也没打出李自成的名号,你也没有宣称要恢复大顺天下。所以你和王辅臣都还是可进可退的,不如先结个盟,将来如果有机会就共取天下!如果没有机会,就抱团自保。来顺,你可知道额的一片苦心?”

“阿达,额知道了。”李来顺点点头。

“好好,那你们谁去一趟广东?”李自成望着眼前的几个人。

“皇爷,”黄万霖道,“让犬子替您走一趟广东吧!”

“好!”李自成点点头,“植生,你走一趟吧……去和王家谈一谈结盟的事情!”他顿了顿,“当年,额们一大群反王就是先结了盟,然后才拧成一股绳,最后才把大明朝给掀翻的!”

……

西安,大清皇帝行在。

康熙正坐在南书房的御座上,手里面拿着两份请战的折子,翻来覆去地看着,一张麻脸上全是欣慰的表情。

这两份请战的折子是两位大清的王爷写得,其中一份是靖南王耿精忠的折子!

耿精忠和吴三桂、尚之信明显不一样。

他是忠的!对大清忠!对他康熙忠!

现在大清的形势那么不好,他还愿意带领两万大军到杰书帐下帮着抵挡李自成,真是忠不可言。

而且在他的感召之下,那个帮着王辅臣、王忠孝镇压了逆贼尚之信的刘进忠也愿意率兵五千,跟随耿精忠一起北上。

有了这两万五千人,长江防线应该是高枕无忧了!

康熙心道:朕虽然看错了尚之信,但依旧看准了耿精忠。

而另外一个忠臣则是察哈尔王爷布尔尼!

这位可了不得了,他是大蒙古国的嫡系子孙,中央察合台万户的继承人,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的孙子。

那个倒霉的林丹汗败亡之后,他的大部分的老婆和部署都被大清朝的那群头头脑脑们给吞没了。那些原属于察哈台万户的人马,要么变成了八旗蒙古,要么就成了大清朝廷管辖的察哈尔各盟旗——这部分由大清朝廷管理的蒙古人被称为内属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