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大清剿总、大清新军、优势在麻!(第2/4页)

已经当上了内弘文院大学士的明珠也难得附和了一回索额图,“索中堂言之有理,只要朝廷手里有银子,平、定、靖三藩就能安抚住,各处的绿营兵也能为皇上所用,大不了和吴三桂打持久战……吴三桂、鳌拜到底是快要六十岁的人,能持久多少年?”

康熙点了点头,看上去又多了一些自信。比本钱、比寿命、比机灵,全都优势在麻!这一战,输不了!

“皇上,”多隆目光炯炯,看着图上的两江,一脸的忠心,“奴才愿意去江南为皇上镇守财赋之地,奴才就是粉身碎骨,也不会让逆贼染指两江寸土!”

这个不错啊!

王忠孝听多隆这么一说,心里头马上就是一喜——他老爸拿不到两江总督,他师傅拿下两江总督也行啊!虽然多隆贪污受贿的本事一定很大,用不着他帮忙。但这不还有走私嘛!两江出产的丝绸、茶叶、瓷器、白糖、棉布等等的,可都是国际市场上的拳头产品。

想到这里,他马上帮着师傅说话道:“皇上,奴才觉得想在两江地面上抓到真朱三太子,还是少不了地方官府的全力配合。”

纳兰明珠现在和多隆也走得很近,现在自然要拉他一把,卖个人情,于是就附和道:“皇上,两江临近东海,经常有海寇出没,而朱三太子如果隐匿在江南,同海寇也必有联络。

而且吴三桂既然把女儿嫁给这个疑似朱三太子的人,也一定会派出精壮家丁保护……如果两江地方上不能全力配合,想要抓到朱三太子或是吴三桂的女婿王永康恐怕都不大容易,搞不好还会惹出变乱!”

康熙笑着点点头,道:“明珠、世凯,你俩说得没错,朕如果要和吴三桂、鳌拜开战,两江粮饷之地一定要掌握在可靠之人手中。多隆,你是朕的心腹,又是我满洲的好汉,还是逐鳌拜的功臣,两江总督一职交给你,朕是放心的。”

两江总督啊!

多隆之前不过是想蒙一下,没想到真就蒙着一个两江总督,当下就给康熙跪了,还嘣嘣地磕了俩响头:“奴才谢主隆恩,奴才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皇上守好两江这个钱袋子、米缸子!”

康熙点了点头:“多隆,好好干,朕是不会亏待功臣的!”

说完这话,康熙又扭头看着早就一脸期待的王辅臣——康熙还欠他一个总督呢!

“王辅臣!”康熙喊了一声。

“奴才在!”

王辅臣听康熙喊他的声音,就知道好事儿要来了,赶紧给康麻子跪了。

“站起来。”康熙招呼道,“王辅臣,你是大将之才,又在吴三桂麾下任职多年,素知吴军虚实……朕听闻你还帮吴三桂练过兵?”

刚刚从地上爬起来的王辅臣听见这话,膝盖一软又给康熙跪了:“皇上,奴才的确帮吴三桂练过兵,可那是奴才职责所在,奴才要不帮吴三桂练兵,那就是违抗军法,奴才就给吴三桂杀了,就不能帮皇上逐鳌拜了……”

“起来,起来,”康熙无所谓地一摆手,“朕没有怪罪你的意思……吴三桂戎马数十年,他自己还能不会练兵?你就算抗命,他也会自己练,你只会白白搭上性命。”

“皇上圣明,”王辅臣知道康熙是在敲打自己,但还是装出一副大松口气的模样,“不瞒皇上,奴才那点练兵的本事,大半还是跟吴三桂学的。”

康熙点点头:“吴三桂很会练兵?”

“那当然了,”王辅臣说,“吴三桂不但会练兵,而且还会育将。不仅奴才跟着他学了不少能耐,奴才的儿子王忠孝也在平西藩的藩学堂里学了不少本领。”

“大头,”康熙看了眼王忠孝,“说说,你都学了什么?”

“回禀皇上,”王忠孝道,“奴才在云南藩学堂里学了马上、马下的武艺,还学了指挥一营骑兵进行训练、驻扎、行军、索敌、列阵、冲阵、追敌、撤退的本事。”

他说的这些本事是真的,不过不是吴三桂的云南藩学堂教的,而是王辅臣这个当爹的亲自教的……教得相当扎实,王忠孝要是不好好学,一准挨揍!

康熙点点头:“王辅臣、王大头,这么说来,你二人都是善于练兵的?”

这是……要我们帮着练兵?

王忠孝马上明白了,康熙被鳌拜出逃的事儿搞得心烦意乱,觉得八旗兵、绿营兵好像都不大靠得住了……虽然他强忍着没有搞大清洗,但这不等于他就放心了。

既然康麻子不放心,那可就要开启“大清新军”的剧本了!

不过和之前王忠孝建议的直接去两广、湖广、陕甘练兵不同,康熙的意思好像是在直隶练兵。把兵练好后,再去两广、湖广、陕甘。

“皇上,奴才和犬子都会练兵,不过练得也不算很好……”王辅臣说着谦虚的话,心里面当然是不情愿在直隶帮康熙练兵的。练兵多没意思?哪儿比得上和孔四贞一起去两广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