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六十一章(第2/2页)

又比如武王,在文事上不大通晓,皇上就指派去了军营历练。不过这可不是武王以为的重视之意,只是皇上不忍让大儿子在朝政上受打击,就丢去他比较擅长的地方了。自然,从现在来看,武王是误会了皇上的意思。

顾菀在心里打算着皇上可能让谢锦安做的事情:如今两党纷乱,皇上若真对肃王有几分疼惜,应该让肃王先做些闲职,不让肃王惹太子与武王的注意才是。

她原想着,在夺嫡之争中,和肃王保全自身为上。可如今却要再仔细想一想——四皇子年纪尚幼暂不考虑,太子和武王却不像那等在登基之后,会善待兄弟的人。

要是可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也不是不可以。

这样想着,顾菀便觉得浑身忽然泛起一股涌动的热.切,连指尖都隐隐有些战栗。

她蜷起手,将这样的想法狠狠压在了心底。

……若非时机所迫,不能再想。

且,肃王这样恣意潇洒的性子,并不一定喜欢被皇位锢住。

顾菀不想逼着谢锦安做他不愿做的事情。

她颤了颤眼睫,缓缓平息自己的呼吸。

“父皇没有说,让我先在朝中听听如何议事,然后在御书房给他打打下手,学一学如何处理朝政。”谢锦安回忆着皇上的话,最后勾唇一笑,对顾菀玩笑道:“倒是有些像罗寿的活了。”

顾菀微微放下心来:“王爷刚刚入朝,也不着急的。”

说完这话,她不经意地一侧首,看到街边一家正在装修挂牌的商铺,那商铺极大,几乎占了大半条街,挂好的匾额上写了“木氏当铺”四个大字,镶了金边,很是富贵的模样。

“阿菀,怎么了?”谢锦安顺着顾菀的目光望去,忽地目光微微一闪。

“没怎么,就是想起这儿先前似乎是阮氏衣庄?”顾菀有些不大确定,这还是她听顾萱嘴中老是念叨,才有了个浅浅的印象。

谢锦安眼底划过一抹轻嗤,面上分毫不显:“阿菀忘了,永福公主养的那个面首,不是就是皇商阮家的公子么。”

他将今日皇上对永福公主的那道处罚圣旨给顾菀说了一遍,随后道:“父皇对永福尚且如此,对阮家更不会留情,毕竟卖官鬻爵之事,阮家在其中获利颇多。”

“那这位木氏,就是代替阮家的新皇商么?”顾菀了悟道。

谢锦安的桃花眸中盛满了清浅的笑意:“阿菀一点即通,比我还聪明——准确来说,木家代替了包括阮家在内的好几位皇商,通过鲁国公的举荐。”

速度倒是挺快的,比那信上写的快了有月余。谢锦安在心中添了这一句。

顾菀点点头,没在多往下问。

心里面却对京城盘根交错的利益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要做好肃王妃,她将来要下的功夫还有很多。

说话间,皇宫的马车已经到了镇国公府。

顾菀微微掀开帘子的一角,一眼就看出镇国公的起色比早上要好了不少,应该是睡了个回笼觉的缘故。而蓝氏、顾莲、顾萱则是如出一辙的苍白面色,眼皮浮肿,是狠狠哭过一场的模样。镇国公骄傲的嫡子顾望,脸上是鲜有的烦躁。

唔,蓝氏面上的巴掌印子细看还是能看出来的,可见昨晚镇国公知道事情真相后,气得有多狠。

让顾菀想起她与老夫人刚刚回府那一日。

这一行人是如何的春风得意、洋洋不已。

将她顾菀视作可以随意摆弄的棋子,只肯施舍几分带着恶意的眼风,在心里带着嗤笑思量她最大的价值。

如今却是有些胆战心惊的模样。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罢。

顾菀勾唇一笑,眼中并没有半点的喜悦自傲。

对于镇国公府来说,这才是个开始呢。

*

谢锦安先一步下了马车,扬起精致的下颌,伸出手要扶着顾菀下车。

他颀长匀秀的身姿挺拔,如高山上的青竹,带着一股出于众人之上的潇洒贵气,只站在那里,便能吸引无数过路女子的目光。

“阿菀快下来。”谢锦安勾了勾指尖,分明的指节带动隐隐的青筋,是说不出来的好看。

上回在游园宴上,他就想扶阿菀下车的。可惜他为博得阿菀怜惜,装作脚伤,未能实现。

如今按住了老亲王等人,又如愿领了赐婚懿旨,谢锦安恨不得此刻告诉所有人。

顾菀是他谢锦安未来的肃王妃。

是他的阿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