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回京(第2/3页)

“小顺子和茯苓二人口供一致,俱都说见到了一个太监,身形样貌都描述了出来,给围场众人都看过,却并无人指认,怕是有人假扮了太监,陷害娘娘。”

“是他,”阿枝呼吸有些急促,心里一急伤口更痛了起来,“马鞍是他亲自套上,也是他一直牵着马让马加快了速度,看着身上许是还有些功夫,脚步很快,茯苓和小顺子都追不上!”

季长川皱眉,“可如今只有人证,没有物证,除了那几枚长针,无人能证明还有这个人的存在。”

“即使能证明是娘娘确实被害,但找不到哪个人,娘娘惊马闯了围场……也是事实。”

阿枝颓丧地挪开视线。

所以……不论如何,这个罪名就一定要她背上了?

心里升出浓浓的不甘与绝望。

她从未伤害过谁,竟还有人想让她死。

明明是被害,酿成的大祸却是她的过错,甚至还会牵连到他。

燕珝呢,会不会因此被弹劾?会不会被人挑刺,甚至可能又遭到贬斥?

在陛下那里好容易得来的信任与恩宠,或许会因她而消失。

再或许……燕珝会厌烦她,厌恶她这个只会给他带来麻烦的人。

这个世界上,除了阿娘,她最在意的人也将抛弃她。

季长川见她如此模样,即使博学善辩也不知该怎样开解,只能苍白劝慰:“娘娘要相信殿下,殿下定会好好处理此事的。”

阿枝无力点头,干哑的喉咙让她本就有些外疆音调的声音更加粗砺,她闭上嘴,不说话了。

茯苓和小顺子是在第二日午间回来的。

正如季长川所说,二人没吃太多苦,但俱都精神萎靡,来见过她后回去倒头便睡下,小顺子更是颤颤巍巍哭了许久。

阿枝见他还是小孩心性,只好将自己所有的糕点都分给了小顺子,他一面吃一面哭,差点噎到。

二人都闭口不言自己受到了怎样的审讯,都告诉她没事,但眼中的红血丝和二人的状态都明白地告诉了她他们的境遇。

茯苓给她换药,阿枝遣散了众人,独留下她一个。

“你先别忙,”阿枝握住她的手腕,细细看她,“可有受伤,可有严刑拷打?”

茯苓原还有些想哭,见她的样子又破涕为笑,“娘娘不必担心,奴婢一切都好,身上没有半点伤痕,不信您看!”

阿枝垂下头,“终究是我连累你们。”

“不是娘娘的过错,是奴婢和小顺子没能照看好娘娘,还生生让那王八羔子给逃了。”

茯苓心里又急又气,她和小顺子被马踢倒,又被那人打了几下,闪避不及。

那人腿脚极快,竟朝营帐方向逃去,和惊马简直是两个方向,二人只好先跑去追马,顾不上抓人,让那人逃了。

“不怪你,不怪你,”阿枝低声重复,“贼人想要害人,怪不了咱们。”

这话说着难受,不知是在安慰茯苓,还是在安慰自己。

换好药,阿枝躺下休息了会儿。日头渐渐偏移,在香炉中的白烟渐渐燃尽的时候,宣旨的太监来了。

陛下旨意不可违抗,阿枝看见那道明黄的时候心里一惊,只怕自己这条命就要交付出去,直到被搀扶着下榻跪下,才缓缓听到太监的声音。

“晋王侧妃李氏,纵马擅闯围场,扰乱观兵,妇行有亏,骄纵无礼,此乃大不敬之罪。无合上之美,失德若于斯。但念其无心之失,未造伤亡酿成大祸,恐伤生灵,故赦其死罪。责令李氏罚俸一年,禁足三月,手抄经书百卷为将士祈福。即刻起,遣送回京,不得有误。钦此。”

阿枝跪倒在地,无力起身谢恩,茯苓勉力支撑着她跪谢君恩,给了宣旨太监赏钱。

所以,还未曾问过她,就定了她的罪?

她知道自己人微言轻,根本改变不了什么,却没想到连过场都不走一遍,甚至还未听燕珝的话和他一起去请罪,就已经降下了旨意让她谢罪。

“妾,叩谢天恩。”

她努力说出这话,叫住那公公。

“公公,您……可知是,如何为我定的罪?”

她来不及思虑,自己已经要被遣送回京城,到时候禁足更不可能问明白。

那公公收了不少银子,倒是给了个好脸色。

“娘娘,奴才只是传话的,什么都不清楚。不过……给娘娘请罪的折子,是晋王殿下亲自书写,呈与陛下。”

“殿下?”

阿枝不解,燕珝还未来看过她,未曾问过她任何问题,便给她定了罪,遣回京城?

他就……这般不待见她了?

那公公抬脚要走,阿枝想要阻拦,却失力往前一扑,栽倒在地。

茯苓惊呼,只听阿枝虚弱的声音响起:“公公可知晋王殿下如今身在何处……还请公公通融,回京之前,我想见殿下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