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人生参与商】

京都,皇城,承天殿内。

有心人终于发现一处不对劲的地方,那便是在欧阳敬发起弹劾之后,文官之首的右执政洛庭始终一言不发,似乎不太符合他平时的习惯。

吏部尚书宁怀安并未在意,在沈默云退下之后,他便摩拳擦掌蓄势待发,准备将收集到的几件关于裴越和大皇子的把柄捅出来,为这场漫长的朝争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在二皇子本就稍稍领先的前提下,只要坐实大皇子品行不端,方不枉己方这些人安静地等了这么多天。

然而这次他依旧被人抢先。

堂堂吏部尚书,位高权重的天官,难道一再被他人忽视?宁怀安皱起眉头,可当他看清楚那位出班请奏的老人,又只能暗自苦笑几声。

莫说是他,便是洛庭洛季玉也不能和这位老人争先。

因为他叫黄仁泰,官居御史大夫。

宪台之首历来是朝堂上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千年前甚至可以辅佐丞相处理国家政事。只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各朝各代的官制不断发生着变化,等到了如今的大梁,御史大夫便只负责管理御史台与监督百官。

虽如此,黄仁泰依旧地位尊崇,名义上他要受到东府的管辖,但洛庭一直对其以礼相待,只因他资历非常深厚。

这位老人生于太宗太和六年,时年六十四岁,仅比归府休养的莫蒿礼小四岁,比已经过世的祁阳长公主小一岁,可谓见识过无数风雨沧桑。

当黄仁泰出班之后,便连高高在上的开平帝都颔首致意。

然而令百官诧异的是,黄仁泰站在御前阶下,久久不曾开口,若非知道此老虽年迈却不昏聩,怕是有人会腹诽其神志不清。

那些衣紫重臣自然不会如此浅薄,只当这位老人还在犹豫,毕竟方才薛稷直言训斥欧阳敬,言语间更牵扯到御史台。黄仁泰身为御史大夫,若不能义正词严地驳斥,将来如何统管麾下那些浑身长刺的御史?

这与朝争无关,而是官场上必须遵循的守则。

但从目前的境况来看,欧阳敬即便没有和裴越勾连结党,两人私下也必然存在某种交易。再联想到黄仁泰对裴越一贯的看法,许多人不禁心中恍然,自以为明白老人犹豫迟疑的原因。

如果不是因为裴越的存在,这位老人肯定早就出面维护欧阳敬和御史台的尊严。

这又必须提起一件旧事。

开平六年年初的正旦大朝上,随着西境战事结束,关于众将士的封赏提上日程,其中裴越无旨擅杀武威侯宁忠一事引起争论。

黄仁泰坚定地主张严惩裴越,不仅要罢免他的藏锋卫指挥使一职,还建言让刑部将其押回京都受审。

虽然最终开平帝选了折中之策,但是这位老大人对裴越这种年轻武勋的厌憎态度不言自明,而且即便是近两年裴越青云直上,在文臣中积累了大量人脉,也无法改变黄仁泰的想法。

开平帝并不着急,只是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依旧沉默的洛庭。

裴越却望向身前谷梁宽厚的背影。

便在这时,老态龙钟的黄仁泰终于开口道:“方才薛尚书曾言,御史弹劾要有理有据,老朽深以为然。陛下宽仁,给予宪台风闻奏事之权,此乃对御史的爱护,亦是从朝堂的清廉大局考虑。毕竟,剑无锋则钝,束缚与羁绊太多,宪台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群臣纷纷颔首。

欧阳敬此刻已经冷静下来,望着老者瘦削的身影,极其认真地倾听着。

黄仁泰说话语速较慢,声音不大,好在殿前重臣大多能听得清楚。

“虽有风闻奏事之权,御史亦不能信马由缰,纵然做不到证据确凿,也需言之有物,这是宪台官员的行事准则。”

黄仁泰这番话让二皇子心中大喜,因为老人几乎是指着欧阳敬的眼睛谆谆教导,虽然言辞并不犀利严肃,可是局势明显朝着对他有利的方向发展。

只不过老人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微微皱起了眉头。

黄仁泰神色沉肃地道:“陛下,老臣这里有一份弹劾奏章,证据较为翔实,不得不呈递御前。”

开平帝眯起双眼问道:“不得不?”

黄仁泰缓缓道:“事涉一位皇子与一位尚书,老臣不得不慎重为之。原本老臣以为这是有人构陷,不过这几日查阅核验过一应证据,发现确有其事。”

不知为何,二皇子的心猛然提了起来。

开平帝冷笑道:“皇子?尚书?卿家不妨仔细说来。”

黄仁泰在百官的密切注视中,似乎略显艰难地说道:“去年七月十九日,工部营缮司一笔四万三千两的银子悄然流出,几经转手之后汇入太平钱庄,又转至一位名叫金三的商贾名下。”

“八月初四,工部都水司一笔三万五千两的银子依照同样的流程,被那金三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