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第三帝国的外向型国策(第2/3页)
与此同时,国家也会越发的强盛,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上升,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成长。
对于刘备的这个主张,很多人觉得新颖、惊奇,甚至感到欣喜,愿意支持,但是在编撰会议上,郑玄提出了问题。
他认为秦失之刚猛,利益分配不均也是重大的问题,刘备说的很有道理,国家富强和民众富强的确不是完全对立的,用严刑峻法约束肉食者也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刘备的解决方法有点问题。
天下土地不是无限的,天下财富也不是无限的,土地和财富终有开发殆尽之日,届时,面对人们不断膨胀的欲望,和无法继续分配的现实,二者的矛盾,足以摧毁任何一个国家。
甚至郑玄提出,秦国灭亡就有这其中的原因。
他们一统六国之后,不再战争,耕战体制锻炼出来的庞大的利益群体得不到满足,为了满足各自的利益,从而开始了更加激烈的相互厮杀,争权夺利,造成严重的内部矛盾。
在有限的利益范围之中无限度的争夺、厮杀,最后也间接导致了秦帝国统治的崩盘,秦国毁于这种严重的内部矛盾,一切表象,都源于这种大的内部矛盾。
大汉现在可以采取刘备提出的方式来缓和矛盾,但是有朝一日,当大汉走到了秦国当年的路上,又该怎么办呢?
如何疏导?
拿什么来疏导?
“吾皇圣明,然前车之鉴,后人不可不顾虑啊。”
郑玄的反对很温和。
对于郑玄温和的反对,刘备将自己方才的看法中最关键的一点拿出来详细的讲解。
即做大蛋糕,跳出大汉十四州这一亩三分地,全力向外开拓,寻找更多适合生存和繁衍的土地。
也就是说,大汉第三帝国的国策,应该是外向型国策,走外向型道路,而不是局限于这一亩三分地。
“他们的视野局限于神州大地,局限于那些已知的地方,却没有发现天下之辽阔,还有更多更多没有来得及发现的地方,当年大汉开拓西域,我想多少就有这方面的想法。
西域往西,有安息,有贵霜,再往更西边,还有传说中的大秦国,往南,有身毒国,往东有辽东之地,越过大海,还有传说中的倭国,那些地方有人,有土地,为何不能作为开拓封赏之用?
咱们汉人自古安土重迁,这个道理我是明白的,但是我想的是,既然神州大地已经无法满足我们,一两百年就要因为内部矛盾而崩溃,为什么不能更往外走呢?”
郑玄显然没想到刘备会提出这个问题,他略一思索,就想到了这个问题的漏洞。
“陛下,臣以为,先人不是不想走,而是走不出去,路太远,太险,危险太大,冒着生命危险走出去,还不知道能得到什么,万一身死他乡,成了孤魂野鬼,如之奈何?
对于国家而言,付出太多而得不到回报的东西,又如何能维持人之贪念所需呢?届时往外走走不出去,内部又没有更多东西可供分润,大汉还是要步上先秦的老路。”
郑玄说这话的时候多少就有点苦口婆心了。
但是刘备并不认同这种固步自封的观念。
“郑尚书,此言我不太认可。”
刘备摇了摇头:“现在咱们都知道冀州河北之地是膏腴之地,益州川蜀之地也是膏腴之地,中原青徐兖豫是膏腴之地,但是数百年前,周武王克殷商建国之时,可不是这样的。
我读史书可知,在当时,河北也好,川蜀也好,青徐也好,也都是蛮荒之地,遍地毒虫猛兽,遍地蛮夷野人,而现在为什么会成为膏腴之地?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先人从当时的关中、雒阳之地走了出去。
武王封邦建国,安排贵族子弟和有功的大臣前往各地分建封国,后世包括战国七雄在内的诸多国家在最初建国的时候,很多国家甚至连一座像样的城池都没有,遍地都是野草,沼泽,树林,还有荒蛮野人。
他们是怎么做的?从第一代国君开始,刀耕火种,那是真正的刀耕火种,用刀和蛮人争夺土地,用火烧毁杂草、树林,获取耕地,然后一点一点排水、开垦,播种,除草,如此反复数百年,才有今日之膏腴之地。
诸位也都知道,周室传承八百年,周天子御极天下八百年,而秦一统天下之后不过十几年,大汉一统,若无光武皇帝天纵之才,恐怕也没有如今的四百年,为什么秦和大汉都不能长过周室呢?
我认为,根源就在这里,周人敢于开拓,敢于分封,敢于进取,敢于冒着天大的危险一代又一代人的向外开拓,终于把蛮荒之地变成膏腴之地,满足了王室贵族和民众的需求。
而时至今日,我们享用着前人的遗泽,享受着前人奋力开拓留下来的财富,却忘记了前人的开拓精神,看到大海则退缩,看到草原则退缩,看到荒漠则退缩,看到瘴气则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