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没有哭 散朝(第2/3页)

乌憬松了一口气。

金銮殿上,众朝臣如往日一般,持着笏板,走到殿中进行禀报,一个接一个,格外有序。

乌憬偷听着,发现有些朝事他听得很是耳熟,好像昨日下午在御书房时,他就从那场小朝会上听过了。

那些事该怎么处置,是罚是赏,该委派哪些官员,该派遣多少银子,都有了最终的决策。偏偏九千岁一党的人还格外假惺惺地搬到大朝会上说,见左相一脉人据理力争后,想为自身谋取点便利。

宁轻鸿才慢悠悠地开口,御旨早就以天子的名义吩咐下去了,做不得改。

朝堂已然变成了他的一言堂。

小事他不屑于管。

于是乌憬听了一耳朵的谁谁弹劾谁行止不端,谁又私杀家奴,谁玩忽职守,谁铺张浪费,谁兴盛园林,谁当街打人……官职人名他是一个都记不住,瓜是一点都没少吃。

慢慢的,心中紧张也缓缓退去。

反正下面的人都不在意他,也不会突然看他,乌憬大着胆子,偷偷仰脸,用余光看了看周围。

这椅子真大。

这龙头真的是金子做的吗?

坐垫好软,好想往后靠到靠枕上,

不行,要坐直。

不知道这些人还要互相弹劾来弹劾去的要多久,吵得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的,听上去还挺有意思。

整个大朝会一般会持续近一个时辰,偶尔会一个半时辰,也就是两三个小时。

下了朝后大概七八点,就可以用早膳了,乌憬垂头丧气地想,要是宁轻鸿不来这一出,他还能睡两个小时呢。

这也太久了,

他坐得屁股都疼了。

松懈下来后,乌憬忍不住产生了些困意,他前面也没个案桌支着,空空如也,少年天子的脑袋一点一点的,险些向前扑下去。

他霎时惊醒,坐直了身。

头顶的十二旒冕却以一种乌憬难以察觉的速度慢慢向下滑去,等他反应过来后,那朝冠已经歪得不行了。

乌憬偷偷看了一眼两边,再看了一眼下面,很好,宫人都很安分,都在低头看着自己的脚,下面的朝臣也还在吵。

少年小心地抬手,把自己脑袋上歪歪扭扭的旒冕重新扶正。

应该……没人看见吧?

乌憬再次松了一口气。

经过这一出,乌憬虽然还在犯困,却不敢再闭眼了,他怕自己一个不小心从龙椅上扑下去,当着所有人的面摔个大马哈。

太丢脸了。

他真的怕。

乌憬有些无聊地去看站在最前的宁轻鸿,对方挽袖而立,眉眼温润如画,神色浅淡,薄唇隐隐带笑,看着这一场闹剧。

瞧上去跟乌憬一点都不一样。

他不困的吗?

乌憬慢吞吞地回想。

昨夜他听到拂尘提到“子时”了,那个点他好像看见宁轻鸿还在饮酒,等回到寝殿歇下,怕是都一点多了,五点又被唤醒。

他是怎么做到的?

忙了一天,就睡了四个多小时,好像有消耗不完的精力一样。

不知过了多久,才听到宫人尖利的一声,“散朝——”

乌憬霎时抬起脑袋。

解放了解放了!

他坐得腰酸背痛,屁股也疼。

这龙椅看着亮堂,实际上坐得难受死了。

他在心里暗诽。

乌憬浑身上下都写着“想走”两个字,但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听话地坐在龙椅上,眼巴巴地盯着下首的宁轻鸿。

他看着朝臣一个接一个地退去。

不过多时,偌大的金銮殿就只剩下了宁轻鸿一人,龙椅旁的宫人低眉小跑着靠近,恭恭敬敬地接过了他手上的白玉笏板。

宁轻鸿,“送回府上。”

宫人应了声“是”。

随后又低声吩咐着些什么,看上去还要很久的时间,乌憬又低下头抠手了,时不时还要玩一下衣角。

不知过了多久,突然间,他余光走近了一角红袍,乌憬愣了一下,怔怔地抬首,仰起脸,看见了不知何时来到他身前的宁轻鸿。

乌憬小心地说,“……哥哥?”

带着不真实的迟疑。

宁轻鸿站在龙椅前,垂眸看着少年天子,笑应了一声,“哥哥没有骗乌乌。”他抬手,安抚般用指腹摩挲了一下乌憬的侧脸,力道轻柔,“是不是只需要乌乌坐一会儿,很快,哥哥就可以接乌乌回去了?”

乌憬忍不住抿唇,小声应了一下。

宁轻鸿似乎也察觉到他的情绪,笑了一下,冰凉的手心贴着他的脸面,“乌乌不难受。”

乌憬用力地抿起唇缝。

没人安慰还好,一有人哄,方才憋着的情绪就都忍不下去了,气闷,慌张,惊恐,掩不住地害怕跟委屈,又通通涌了上来。

乌憬努力憋着。

宁轻鸿轻声,“怎么了这是?”他用指尖揉了揉乌憬的眼角,“怎么哥哥一来就要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