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第2/5页)

光是想想这些,他就头大了。

不过,在这间教室里,感觉头大的显然不只他一人。

被狄思科念叨的沈博士其实早就来了,就坐在第一排。

孩子的两门课才考了100分,他当然得早点来学校跟老师聊聊。

儿子那套单人单座,让他如坐针毡,趁着隔壁家长还没来,他就坐到了人家的座位上。

可是,随着教室被渐渐坐满,他又不得不重新坐回去,接受全班家长的注目礼。

大孝子沈思博只做到一半的试卷,让优秀了半辈子的沈博士难得难堪了一回。

更让他尴尬的是,家长会上还有个家长代表上台发言的环节。

因着他是所有家长中学历最高的,又是大学教师,黄老师早就跟他沟通过,让他在家长会上给大家分享一下教育和学习心得。

沈思博平时调皮捣蛋了一点,但成绩还不错,谁也没想到这死孩子能在期末考试的时候考个倒第一!

狄思科望着讲台上满脸通红的沈博士,原本坚定要读博的心思都有点动摇了。

他要是读了博士,下一个上台丢人的不会是他吧?

瞄一眼狄谨行那张全是小黑点的数学卷子,这事还真不好说。

像是看出了他的心思,于童小声说:“没关系,你放心读博吧,以后我来给他们开家长会。”

*

事实上,两口子的担忧属实多余。

今年过年早,家长会结束没几天,郭美云就从法国飞回来过年了。

了解了孙子孙女的情况后,郭美云特意来了一趟北海公园,给两个孩子制定了一份寒假作息时间表。

规定了他俩从几点到几点练琴、画画,几点到几点写寒假作业,其余时间可以看动画片或者自由活动。

狄嘀嗒发现上午的时间都被占满了,就不太乐意地说:“小奶奶,我上午还想看动画片呢。”

“哪一部动画片?”郭美云问。

“《忍者神龟》。”

郭美云拿出下周的《电视报》翻了一遍,北京台在每天上午10点播半小时的《忍者神龟》,不过下午4点05分会有重播。

“你可以在下午4点看重播。”

“但姐姐还要在4点看《美少女战士》,咱家只有一台电视机。”

狄思科插话说:“你的意思是,再给你买一台电视机看动画片呗?”

狄嘀嗒抿着嘴不高兴。

“我们娘仨说话,你别打岔,”郭美云摆摆手,想将胖胖撵出去,又问孙子孙女,“6点多你们有安排吗?”

“没有,最近大风车的节目不好看,我都不爱看了。”

“那行,那就看六点钟的《美少女战士》,姐姐可以吗?”

狄嘀嘀:“可以呀!”

祖孙三人商量好了作息时间,郭美云笑道:“咱们先试行一下,要是有不合适的,再随时调整时间,没问题吧?”

俩小孩点头。

每天只忙一上午,下午就可以随便玩了,其实也还行。

“那好,咱们今天就开始执行。”郭美云看了眼腕表说,“现在是晚上7点40分,按照时间表的规定,你俩要在七点半到九点之间练琴,然后洗漱睡觉。现在已经到你们练琴的时间了,快去吧!”

练琴本来就是每晚的必修课,俩孩子没什么异议,很快就各自散开了。

狄思科感叹道:“幸亏您回来帮忙整治他俩了,不然下一个上台丢人的就是我和童童了。”

他跟于童都是成年以后才慢慢发迹的。

于童比他强一点,从小练舞蹈,能跳进歌舞团,需要很强的自律性。

他小时候则比较散漫,在他印象里,小时候只有疯玩,好像没怎么学习过,所以也不舍得对俩孩子太过严厉。

与他们夫妻不同,郭美云是从小优秀到大的人,能从农村考进北平四大名校,不但要有天赋,还需要很强的恒心和自律。

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这方面,比他们都有发言权。

方案得到了儿子的认可,郭美云心里挺高兴的,正想说什么,却听到了从琴房里传出的动静,她不由皱眉问:“你们没给房间做隔音吗?”

“做了,但效果不太好。”

俩孩子锯木头期间实在扰民,于童给两个琴房都做了隔音处理,不过目前的技术有限,只能说聊胜于无吧。

“我邻居家也有孩子在学钢琴,但隔音做得非常好,对我基本没什么干扰,”郭美云说,“等我回去以后跟人家打听一下,看看他们的隔音是怎么做的。”

狄思科笑道:“您才刚回来几天啊,就想着回去了!我看您也别总在农村呆着了,我姥姥知道您过得好就行,也没说非得把您栓在家里。您在这边住一阵子吧,过两天我的一个朋友要开个人演唱会,我打算带全家去捧捧场呢,您没什么事的话,跟我们一起去吧!”

郭美云爽气地答:“那我给你大舅打电话说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