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第3/5页)

曾琴在年初的时候,调任两桶油某个子公司当经理了,今天的聚餐就在他们单位的招待所里。

聚会项目也很有体育精神——打桥牌。

狄思科让闺女儿子跟曾琴的女儿一起玩,到隔壁的房间唱卡拉OK。

安排好三个孩子,他坐到牌桌前便笑道:“我早上给支书和张茂年打电话,跟他们炫耀了一下,咱四个今天又要聚餐,哈哈~”

“你这嘴可太快了!”邹舟看着手里的牌,嘟哝道,“上次老张接了你的电话以后,就说要在这个月来北京开会,顺便聚一聚。”

“那他怎么没来?”

“他们公司要搞产权改革,他在党校专门研究过这个课题,一时半会儿走不了。”

提到改革,曾琴望向狄思科问:“听说你们腾飞最近在搞薪酬改革,搞得怎么样了?”

“还有得磨呢,我们全总整天找职工代表开会。”

“具体方案呢?”曾琴问。

大家平时都挺忙,组织聚餐当然不可能是单纯的吃饭聊天。

主要还是增进一下感情,交换一下消息,顺便聊聊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他们最近最感兴趣的话题,就是腾飞的薪酬改革。

薪酬改革跟切身利益有关,不但职工关心,领导们其实也很关心。

狄思科摸完牌,抽空瞟她一眼说:“我们那套方案只适合竞争激烈的行业,通过给骨干人员赠送虚拟股票期权,实现长期激励。你们这种垄断行业还需要长期激励吗?”

“当然需要啊,大家总得有点盼头嘛。”

狄思科就介绍了一下腾飞的改革方案。

“改革成不成功,那得等到一两年以后才能看出效果,你们单位要是还能等,可以再等两年。”

邹舟叹气说:“我不打算等太久,等腾飞的改革推行下去以后,我也想在我们那里试试。这两年人才流失严重,好几个研究员都被人挖走了。”

“我们腾飞就是因为人才流失严重,才大搞改革的。不过,空出的那些位置也是够让人头疼的,那些有十年二十年经验的工程师和研究员,都被私企挖走了,再招进来的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经验和能力上远远不足。我们在北京和天津发招聘启事,三个月也没招到合适的人。我心说,实在不行就向外求助,我亲自到港岛那边招人去!”

邹舟颔首说:“你这主意不错,他们那边搞半导体的人还挺多的,不过港岛用工成本高,你可得把工资往上提一提。”

“我们这次特意在工资结构中加了一项特殊工资,就是给外聘的特殊人才准备的。”狄思科笑道,“改革就要把方方面面都想到,否则事后再加进去,又得重新走一遍流程。”

廖东明插话说:“我看你们先别着急去港岛招人,还有不到一个月就回归了,等到回归以后,看看情况再说。万一有什么政策呢?我听说市里要筹备京港洽谈会,没准儿会在洽谈会上商定一些人才引进政策。”

“这洽谈会在北京还是港岛举办啊?”狄思科赶紧问。

“八成是要去港岛的,洽谈会的主要目的还是招商引资。”

狄思科默默在心里记下了京港洽谈会的事情,回头得去市里打听打听。

要是市里组织代表团去港岛开会,他就尝试争取一个名额,到时候去港岛搞个腾飞专场招聘会。

两把牌打下来,话题很快就转到港岛回归上来了。

港岛回归是近期的大事,像他们这些国有单位,都要开展以回归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为了不拾人牙慧,还得搞出新意。

狄思科现在兼任党委书记了,最近的工作重点也是这个。

廖东明说:“我们部里组织了迎回归知识竞赛,我寻思公司里总得弄点有新意的吧,就搞了一个迎回归象征性长跑。”

“啥叫象征性长跑啊?”狄思科问。

“就是随便跑一跑,”廖东明笑道,“大家年纪都不小了,真搞几千米的长跑,第二天都不用上班了。”

“……”狄思科也分享了腾飞组织的活动,“我们公司弄了一个‘喜植迎港岛回归纪念林’的活动,正好之前的义务植树任务还没完成,组织职工去纪念林种树,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其他人:“……”

这个主意挺绝的。

他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他们自己单位的植树任务也还差一点呢!

邹舟摸摸鼻子说:“我们单位的活动中规中矩,搞了一个‘爱祖国、庆回归’摄影、书画作品展。”

轮到曾琴了,她摇摇头说:“我们还没确定呢,工会提议搞个迎港岛回归万人接力签名活动,还想在正式回归那天,把万人签名条幅挂到港岛招商局的大楼上。”

众人:“……”

想法挺好,不好实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