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2/3页)

姜萌几人也不敢把话说重了,否则工作更难做,在尝试无果后只好先离开。

在接下来的几天,他们会每天来劝说李阿公,直到他肯在台风来临的时候跟他们一起去政府安排的临时住处——或者是安排工作人员随时准备来抢救他。

没办法,这就是嘉国的基层公务员,权力没多大,破事儿贼多。

……

姜萌毕竟是市应急办派来的,和本地应急办的工作人员还是有些许区别的,最大的区别莫过于她下班相对较早,像是本地的应急办同事们在这种天灾来临之前其实是必须要加班的。

她独自开着车回到长亭家里,小区的业主群里已经讨论了一整天台风要来的消息,在得到确切消息的第一时间,应急办就已经联系了通信商发布预警信息,因此对于这一听就很严重的红色台风,大家还是蛮重视的。

所以,在“内部人员”姜萌一进门的时候,姜奶奶便直接迎上来询问情况了。

“萌萌啊,这次这个台风真的很严重吗?咱家住2楼会不会被淹?”

姜萌顶着大太阳跑了一整天,这会儿人累的都懒得说话了,她站在门口把鞋换了,言简意赅:“咱们小区排水还挺不错的,一楼都不会被淹的,不过靠近雁南小区菜市场那条街地势很低,可能那里会有积水。”

在经常下雨的长亭市,应急办的人基本上对于整个市区容易出问题的地方那是如数家珍。

姜奶奶听过后点了点头:“那就行,等到明天或者后天的,奶奶就去多买点菜,咱囤在家里头。”

东方人哪有不喜欢囤粮的呢,尤其是一旦下雨了,出去买个东西特别不方便,哪怕是个普通台风也得提前备好米菜。

姜萌点了点头:“对,到时候你水果什么的也都准备着,没事就别出去了。”

她并没有提到自己,毕竟,因为那些钉子户以及有可能发生意外,以及没有及时撤离的居民们,他们应急办的基层公务员哪怕是下再大的雨也是不可能不上班的。

想了想,姜萌又对姜奶奶说:“奶奶,您回头打电话问问乡下的四爷爷,他们不会一直守着房子不肯离开吧?这次的台风挺严重的,叫他们赶紧跟着政府和民警们一起去临时住处,别留在危险的村里了。”

人越老越容易固执己见,姜萌自然也是未雨绸缪。

她心里盘算着明天得用保温杯装一点绿豆汤,再把小风扇充满电放在包里,下乡她早已经习惯了,让她不习惯的是这两天天气热得出奇,屋子里的墙壁都闷得返潮,一直在室外即便不晒太阳也着实是让人有些撑不住。

……

炎热的天气持续了好几天,姜萌也持续好几天下乡,台风要来的消息被反复提醒,大部分居民都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比如说提前囤好要吃的菜,加固自家的门窗,以及准备好充电宝以及各种求生装备……

居住在城市里的普通人尚且如此,那么在高危区需要撤离的村民们需要准备的就更多了,只要是种了早春小麦的村民都已经抓紧联系了收割机,把小麦收了起来,有条件的也赶紧在烈日下晒得差不多了。

姜萌一直在配合着民警和政府工作人员一起四处检查,在天空开始下起豆大的雨点时,泥石流高危区临时加固的围栏已经安装完毕,但大自然的力量哪里是人能够估计到的……

因此……

“喂,梁姐,李阿公他们还是不肯离开吗?”

在乡镇政府安排的临时安置点忙活的姜萌再一次打电话给去劝说几个“钉子户”的民警询问情况。

电话的另一边随着不可忽视的雨声响起无奈地回答:“哪里肯走的呀……连着劝了四五天了。”

钉子户之所以是钉子户,就是因为他们的心思如同被钉进了墙里的铁钉一样顽固……

姜萌也拧起眉头看着已经要乌云压顶的天空:“能强制撤离吗?”

其实这话一说出来,姜萌就已经知道了答案,怎么可能强制撤离……

电话对面的梁警官也笑了笑:“怎么可能啊,这些老头老太太你敢碰他一下,他们当场躺下咋弄?所以我们要说服!”

姜萌叹了口气,说服,说服,如果说服不了的话,他们就要随时准备下乡去营救他们……

要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哪怕是不懂事的群众那也一样!

姜萌也没什么时间去抱怨和发愁,她这两天是没什么时间回长亭的,毕竟乡镇的基础设施相对也没有城里布置的那么精细,他们要随时准备着。

豆大的雨点很快连成了线,闷热了几天的空气逐渐被水雾所笼罩,屋子里虽然闷热,但假如打开窗户,也是能够感受到丝丝微风的——当然,这丝丝的微风仅限于台风登陆前,午后2:00左右,外面狂风大作,被吹起的雨点“啪啪”地砸在窗户上,像是放起了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