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第2/5页)

心里却不敢苟同。

一个在乱世中崛起夺得天下甚至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登基为帝的女帝,会在乎世人的评价?

她根本不在乎。

今日表现如此仁善,一定是别有所图。

推及她发布了许多政策,都是削弱世家的,由此可知她今日的图谋,最有可能是将世家一网打尽——之前她起事时,有世家投诚,她不好出手对付世家,不然除了名声受损,天下也会大乱,如今建国之初,正是休养生息的时机,所以她对崔萧两家才会如此仁善。

玉姜跟着萧遥去御书房,想了一路都没想明白萧遥今日此举是为什么,进了书房继续想,想了许久没想明白,见萧遥放下笔歇息,便上前帮她捏背,嘴上问:“皇上,崔萧两家如此不是东西,你为何对他们这么好?”

她已经说得轻了,实际上,崔萧两家是得寸进尺,相当的嚣张。

萧遥闭上眼睛享受着玉姜的服务,嘴上道:“你自己想。”

玉姜道:“我想了许久,都没想明白。难不成皇上是信奉以德报怨?”

林楠推门而入,命左右全部退出去,这才代萧遥回答:“世家很多,如今有几个一流世家还是盘根错节的,他们又是投诚的,我们没有理由对他们动手,所以,只能先养肥他们。”

玉姜不解:“养肥?”

林楠坐下来,点了点自己的额头,说道:“你还记得郑庄公是怎么对共叔段的么?养大他的野心,让他一步步走向灭亡,这就是所谓的,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玉姜眨了眨眼:“就是先给机会让他们犯事,等时机成熟时,再一网打尽连根拔起?”

林楠笑着点点头:“孺子可教也。”

玉姜听了,心里闪过什么,马上看向萧遥:“那大郎君的婚事——”

林楠懒洋洋地道:“二流世家苏家,名声很好听,可是很穷,穷到何种程度呢?合家只剩下四个主子并四个仆人,都快揭不开锅了。”

萧遥一开始就想让萧大郎君娶苏家的女郎,但知道萧家肯定会怀疑萧遥包藏祸心而推托,所以先推出商贾之家,等萧家剧烈反对之后,才提出苏家,有了对比,萧家便容易接受苏家了。

说到底,这就是后世鲁迅的拆屋效应。

玉姜听完这话,想到崔萧两家嚣张不了多久,顿时通体舒畅起来。

萧遥缓缓睁开双眼:“说完了便干活罢。”

林楠看向她:“都快大婚了,你怎地不留苏守之多说几句?”

“政事忙,我与他都抽不出时间门来。”萧遥说完,拿起毛笔开始写批注。

林楠见状也开始磨墨,一边磨一边说道:“苏守之相当于入赘,这就容易牵扯到一个现实却又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若你早他一步去世,他极有可能会做出三代还宗的事。你可记着,一定要立下遗嘱。”

萧遥一边快速写着批注一边道:“这倒用不着操心,我答应他若有两个孩子,便分一个跟他姓。”

林楠磨墨的手顿住了,她直接将毛笔仍在墨砚上,站起身,难以置信地看向萧遥:“你觉得这没什么?这绝对不行啊。冠姓权那么重要,你怎么不当一回事?”

萧遥抬起头,不解地看向激动的林楠:“不就是姓氏的问题么?有什么特别?”她说到这里,在脑海里认真思索,可是她的确未曾经历过与之相关的事,所以理解不了林楠的话。

她可以确保将来继承她的意志的,是跟她姓的孩子,所以便完全不考虑其他了。

林楠很激动:“你还问有什么特别?我不说其他,你有没有想过,跟苏守之姓的孩子也会想着争权夺利?别跟我说什么你可以确保跟你姓的孩子能坐稳江山,未来如何,我们都不知道,对孩子的品性,也就没有十成十的把握。行行行,我知道你可以保证。”

她坐到萧遥身边,一脸抓狂地深吸一口气,想继续长篇大论劝说,可是想到萧遥说可以保证,便知道说这些没用,当下脑子一转,看向萧遥,“我问你,若登基的是苏守之,你是皇后,你会提出要一个孩子跟你姓么?”

轰——

这话如同惊雷一般在萧遥的脑海里炸响,炸得她整个人都懵了。

在她的过去,在她脑海里若有若无偶尔闪过的记忆里,她从来没有经历和思考过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她也便没有应对的措施,甚至压根没这方面的意识,可是此刻,听到这话,她突然发现,原来还应该有这样一种思维。

她是女帝,却饱受舆论压力,她任命的女官,私下也被人说嘴,是因为这个社会,是以男权思想为主的,在这个世界的意志里,男子称帝天经地义,男子出仕天经地义。

也因此,男子都必须有跟他姓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