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第3/6页)

他大爷的,他们都还没有表达意见呢,皇上就做决定了?

皇帝看向跪在下面的百官,脸上的笑容渐渐收起,目光冷了下来;“难不成,众卿还想南逃一次?还是,想如王丞相和许尚书那般,回去赋闲?”

百官马上萎了。

他们的资历没有王丞相和许尚书老,不足以让皇帝忌惮,一旦皇帝真的生气了,只怕直接让他们罢官,而不是什么赋闲。

王丞相和许尚书等知道这消息,气坏了,恨不得马上冲进皇宫对着皇帝狠狠地喷一顿。

不过,皇帝已经明令他们赋闲了,他们就算气疯了,也不可能进宫喷皇帝。

没办法,两人马上埋头写折子,洋洋洒洒写了厚厚的一叠,呈给皇帝,希望皇帝改变主意。

第二日心情烦躁却又无所事事的王丞相和许尚书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出门,当然,去的地方不同。

一个去书肆掏书,一个到城郊赏雪。

这都是雅事,因此有很多书生也选择了做这两件事。

于是,王丞相和许尚书便听到书生们谈及北军需要粮草和军饷,却被百官驳回一事,还听到了这些书生辛辣地讽刺两度南逃的所有官员,末了道:

“正正是身无脊梁和气节的东西,知道北戎大军来临时,便弃城逃跑。好不容易得萧将军守住城,让他们能回到朝堂当官,却为了争权夺利,又开始对攻打北戎的北军出手,什么朝廷命官,我看,不过是国之禄蠹而已!”

“可恨这些禄蠹满朝孝子贤孙,嘴皮子又利索,竟将生的说成死的,死的说成生的。”

“我读书一日,便要骂这些卖国贼一日。但盼史书能记下此事,让这些东西遗臭万年!”

王丞相和许尚书虽然在不同的地方,可听到的花都大同小异,因此再也没有心情闲逛了,还担心被人认出指着鼻子骂,用大袖遮住脸,灰溜溜地走了。

次日御史上奏,便是论及天下读书人的心声的。

皇帝和礼部尚书等以此为矛,攻击其他朝臣,让跟王丞相和许尚书商量过,打算反扑的百官无话可说。

当日下朝,王丞相和许尚书从自己人那里知道此事尘埃落定,脸色都很难看。

得知北边守住了特地赶回来的王大老爷失去了官职,不用上朝点卯,只能在家跟王丞相商议朝中大小事务,知道此事,很是烦躁:“爹,这事便不管了吗?”

若萧遥有了足够的粮草和军饷,收复远城,进而收复永城,北边将全部由萧遥主宰。

到那时,王家从前吞下将军府的那些生意,岂不是又得还给将军府了?

王丞相面沉似水:“管不了。”他南逃一次,送家眷南逃一次,本身有了污点,皇帝面对他时,便不像从前那样诸多忌讳了,一旦他拿大道理砸皇帝,皇帝肯定拿他两次南逃的“贪生怕死”行为来反驳。

更不要说,他如今连皇帝都见不到。

王大老爷神色阴鸷,过了半晌才说道:“希望许尚书那老儿有些办法。”那老家伙一向阴险又不要脸,想必能扭转局面罢?

却不知,许尚书同样没有办法。

他和王丞相一样,从前能够将皇帝喷个狗血淋头,是因为站在道义上跟皇帝讲道理,字字句句全是先贤的道理,让皇帝无法反驳。

可如今,他和王丞相一般,南逃一次,送家眷南逃一次,再说什么大道理,便有些好笑了。

许大老爷啜了口茶,看向许尚书:“爹,难道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萧遥收复远城?”收复远城自然是好的,可是看由谁来收复。

尚书府跟将军府早就交恶,是十分不愿意看到将军府重新崛起的。

许尚书淡淡地道:“想收复远城没那么容易。”萧遥如今没办法收复远城,是因为不愿意杀挡在阵前的大兴朝俘虏,而那些俘虏不少,萧遥为了假仁义,只能等。

她每等一天,都得用掉大批粮草和军饷,他倒要看看,皇帝能够支撑萧遥浪费多少天!

便是皇帝能容忍萧遥浪费粮草和军饷,他和百官都不同意,届时参萧遥一本,证据确凿,他倒要看看,皇帝还如何包庇萧遥。

许大老爷听了,忙问:“怎么说?”听完许尚书的分析,顿时笑了起来:“爹说得有道理。这次,萧遥进攻,我们便参他不顾黎民百姓,屠杀远城的壮丁。若不攻城,我们便参她穷兵黩武,大量耗费粮草和军饷,导致国库空虚!”

说完这些话,他自己忍不住首先笑了起来。

萧遥这次,进不得退不得,只能倒大霉。

王丞相在次日朝会后,得知许尚书一派没什么动静,坐在书房琢磨了一番,便知道许尚书打的什么算盘,当下便也决定静观其变。

王大老爷则很焦灼:“爹,怎么办?许家那老头子不管,大学士那边也不管,我们便任由萧遥在北边坐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