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第5/7页)

平国公在两天后便被召进御书房。

他甫一进去,迎面就被皇帝扔过来的折子砸了个正着,接着是皇帝带着怒意的声音:“你家里是穷得解不开过了还是如何,竟丧心病狂放印子钱?朕见了折子,还以为搞错了,不想一查,证据确凿!”

平国公的膝盖当即就软了下来:“皇上,臣委实不知此事,还请皇上容臣回去细查。”

皇帝冷冷地道:“作为一家之主,出事了才来查,你倒是有出息!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你连平国公府也管不好,如何有面目站于朝堂上商议治国大事?”

平国公额头上的冷汗流得跟小溪似的,忙不迭地磕头认错,并表示自己一定会悔改。

皇帝罚了他一年俸禄,又降了他半级官职,这才让他回府查此事。

平国公回去之后,勃然大怒自不用提。

发完脾气,想好了该如何交代,平国公就琢磨开了。

这京城里放印子钱的人家不少,皇上怎么就查到他头上来了呢?

这不管怎么看,都有故意找茬的味道。

可是,他最近也没得罪人啊。

唯一坑的,就是状元楼一个小小的厨娘了!

平国公想到萧遥,顿时倒抽一口气。

萧遥是状元楼的人,状元楼又是镇国公的,难不成,这次参自己的,便是镇国公那个老匹夫?

可是镇国公又不是傻子,参他的话,等于参了许多人家,他至于因为一个厨子做得这么绝么?

再说,镇国公未必知道萧遥的名声受损,是他背后下的黑手啊。

平国公想了几日,才终于想到,看到脸色不虞的赵御厨,才终于想明白,或许自己贬低萧遥做的菜肴,等于贬低了皇上与太后,于是得罪了皇上与太后!

想到这里,他悔青了肠子。

怎么就一时没想明白,犯下如此大错呢?

萧遥教了梁御厨大半月,梁御厨还是控制不好火候。

梁御厨为此很是沮丧。

萧遥对此也没有什么法子,只得让梁御厨回去好生练习。

御膳房大总管递了话出来,问萧遥,梁御厨做不好,要不要换个御厨,并推了赵御厨。

萧遥一听赵御厨,不曾考虑便拒绝了。

对一个将她做的菜无限贬低的人,她不愿意教。

赵御厨得知萧遥拒绝了教自己,心中对萧遥的恨意又加了几层。

萧遥的铺子盘了下来,便决定开个低端版的鱼片铺——包括酸菜鱼片、水煮鱼片、干锅鱼片等等。

为此,在铺子装修的期间,招了一名学徒,每日里教他烹调各种鱼片菜式。

除此之外,又招了贫苦人家出身的几个少年到店中培训,到时上岗干活。

在开铺子期间,严峻自告奋勇前来帮忙,还真的帮了萧遥不少忙。

皇帝得知,兴致勃勃的,直接给她提了个牌匾。

萧遥无奈得很,一个小小的鱼片铺,却有皇帝的题字,也太过夸张了,因此将字收起来,说等以后站稳脚跟了再挂上。

萧家三老爷在来用膳时得知,提出可以帮忙写下菜单子。

他是状元郎出身,写得一手好字,萧遥也没推辞。

铺子开起来后,已经到了夏末。

鱼片铺子用最便宜的鲤鱼作为主料,分量也少些,配菜则是最常见的农家菜,因此价格低廉,便是许多小门小户也能吃得起。

鱼片制作的菜谱由萧遥提供,因此整体口味与状元楼的这几样差得并不算多,应付非老饕的食客绰绰有余。

因着物美价廉,因此小铺子开了之后,生意异常火爆,每日里带来的收益出乎意料之外的高。

不过,有好处自然也有坏处。

坏处便是,说萧遥的菜肴是平民菜式难登大雅之堂的大厨更多了,他们拿出来的证据,便是萧遥的鱼片铺子。

萧遥没有多理会,她最近除了在状元楼做菜,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扑在自己的小铺子上,只有小部分时间用于琢磨新菜式,因此一直不曾开发新菜式,只是跟其他大厨学做菜并改良一番。

拖了这么久,是时候弄个新菜式出来了!

梁御厨到底没能做出小公子愿意吃的味道,因此小公子每日的膳食,还是由萧遥提供。

赵御厨因不用给小公子做菜,地位一落千丈,他将之归结于萧遥抢了自己的差使,心里对萧遥恨得牙痒痒的,见梁御厨做不出小公子爱吃的,好了伤疤忘了疼,不无酸意地挑拨:

“我看,她是怕你学了去,特地少教了关键的配方,使得你做出来的菜讨不了小公子的欢心。”

梁御厨和萧遥打的交代多了,自然知道萧遥是什么样的人,听了这话,当即就反驳:“萧大厨可不是你说的那种人,我劝你还是莫要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