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第3/6页)

沈爱国听了,不住地在心里点头。

然而少数服从多数,他们几个摇旗呐喊没用。

很快分出来,萧遥和萧博捡的稻谷中,好谷占绝大多数,反而是沈爱国一个侄子,捡的谷子里,秕谷占了三分之二。

这个数据一出来,沈爱国的脸马上就黑了。

有小孩子不知道大人之间的官司,见了马上大声地说出童言无忌的话:“我看到他从扬场那里捧了好几把秕谷放进袋子里!”

得,这一下全生产队人人都对沈爱国的侄子侧目。

那孩子见大家都看自己,并不怯,反而特别皮的叫道:“我伯父是大队长,他说了算,你们反对无效。”

沈爱国想捂侄子的嘴也来不及了,只得恶狠狠地瞪了自己弟弟一眼,然后想说几句缓解一下尴尬。

却不想,生产队里很多人已经嘘声阵阵了。

生产队可不是沈爱国的一言堂的,且他平时行事过分,得罪的人不少,又有想上位的农庆祝等着抓他的辫子,此时机会正好,自然都发难了,丝毫不给沈爱国面子。

农家人都知道农庆祝的谋算,也十分支持,毕竟做了生产队长,有点儿权力,对他们这些兄弟叔伯来说,绝对是大好事。

沈爱国听到虚声阵阵,顿时恼羞成怒,很想放声斥责起来,可是想到农庆祝虎视眈眈,等着上位做大队长,自己万万不能得罪了太多的人,当下压下怒气,说道:“小孩子说的话,算不得准的。就算我是大队长,我和大家还是一样的。”

又提起萧遥和萧博稻谷的事,笑道,“原先看不清,既然已经证明好谷比秕谷多,那就记萧遥和萧博一人4个工分吧。”

萧家马上有人道:“沈爱国你对萧遥和萧博两个小孩子,特别容易看不清啊。看你年纪也不算大,怎么这样糊涂呢?”

农家人纷纷大声笑着附和,用开玩笑的口问和沈爱国说话。

因这些话像平时开玩笑时说的,沈爱国不管怎么生气,也没有办法撒气,只得强忍着。

萧遥全程没有说话,等到此事尘埃落定,才跟着萧博回去。

在路上,她想,看来农庆祝真的很有心,那么接下来,沈爱国应该没空找她和萧博的茬了。

事实的确如此,沈爱国看出农庆祝的狼子野心,一门心思和农庆祝斗了起来,没空再管萧遥和萧博了。

然而农庆祝既然有心,自然也是有准备的,人脉和手上的东西,和沈爱国不相上下,厮杀激烈。

萧姓和农姓已经联手了,在人数上,远不是沈姓人家相比的。

沈姓马上去拉拢其他姓氏。

然而沈爱国对上善于逢迎,说话谄媚,对下却不是这样,颇有官腔,又三番四次为难萧遥和萧博两个,许多人都看不过眼,因此还是倒向了农姓。

沈爱国迫于压力,不得不做出一派和善的样子,在平日给记工分时,特别大方,还上下折腾,想搞点活动犒劳大家。

大人识字的不算多,于是沈爱国动员大家,让家里的孩子出来参加比赛,若赢了有奖,8岁-13岁的,都可以参加。

他这是在搞关系,希望大家玩得高兴,族里孩子拿到奖品之后,转而支持他。

另外,如果整个活动搞得好,他往上报上去,得个文化之乡的称呼,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为了保住职位,沈爱国豁出去了,很快联合其他干部商量出竞赛小项目,就往上报,让上面的领导知道他带领下的生产队,各方面整整有条,连农民子弟学生都特别出色。

公社领导一看,这个可以搞起来啊,一声令下,干脆全公社一起搞,还将所有项目上报。

市领导看了,也觉得有那么几分意思,这可是真正的工人、农民家的孩子参加的小竞赛呢,不仅不会犯忌讳,或许还合了上头的心思,于是写了批示,各公社决出胜负之后,统一到市里来参加最后的决赛,赢了有奖品的。

为了让孩子们踊跃参加,市领导还大手笔地设了几样奖品:一等奖一辆凤凰自行车,二等奖一支钢笔,三等奖一双回力牌球鞋!

奖品被传到各公社,各公社的大人和孩子都被刺激得疯了似的。

大人马上抽着鞭子要求家里孩子好好学习,并把过去所有的书全部拿出来,督促孩子好好努力,一定要拿到一等奖。

凤凰牌自行车啊,那可是有钱都买不到的好货!

孩子们对自行车向往不那么深,反而更喜欢钢笔或者回力牌球鞋,因为穿上倍儿有面子。

沈爱国看到连市里都支持,顿时欣喜若狂,马上竭尽全力忙碌起来——上面的领导如此看重他,他一定要好好表现!

不过,他也是有私心的,通过手段,拿到了考究的题目,让自己疼爱的侄子提前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