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分发粮食(第3/6页)

上辈子末世结束后书籍极为珍贵,甚至比米肉粮食还珍贵,那些末世前的书更是无价之宝,谁家要是有一本,交到政府去后甚至都能搬到城里住,楚沁自然没法拥有。

楚沁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下回有车时去趟乡里,就是不晓得乡里有无书局。

翌日又是上工。

长成的庄稼收上来,就得把种子种下去,总之今年冬日田地不得闲。

又过四日,村里决定收地瓜。

楚沁喜得跳起来,导致楚婶儿都忍不住多瞅她两眼,心说:难不成楚沁就喜欢吃地瓜?

收地瓜比收稻谷还开心。

楚沁心里才不是这么想的呢,她跟紧村里步伐,村里要收她就也要收。

在楚沁看来收地瓜可比割稻谷轻松得多,今年地瓜的长势比稻谷好,从韩队长的面色里就能看出来。

先前割稻谷时韩队长那阵子的脸色都是臭的,如今还时不时笑两声。

白天在村里挖地瓜,晚上就在自家菜地坡上挖地瓜。

楚沁对这片地瓜地是下了大力气的,所以她家的地瓜地长得竟然还比村里的好些。

就着月色,楚沁小心翼翼地挖取。

声音不敢太大,她怕河对面的黄家能听到动静。

农人对锄头挖地的声音多熟啊,但凡让黄家人听到动静,黄家就能晓得是锄地声。

哎!她住的还是不够偏。

楚沁哼哧哼哧挖地瓜,小白也一个劲儿地挖不停。她瞧小白不会去啃,也就随它去了。

断断续续的,总共花费三晚的时间,终于把左坡地的地瓜全部收到屋里来。

她把卧室清出个角落,再将收上来的地瓜倒在角落里晾着,以保证地瓜能存放更长的时间。

左坡种出多少地瓜?

约有300斤。

这其实是个大数字,楚沁以为260来斤左右最多,谁能想到有300。

地瓜虽说易存放,可再放也放不了三年,楚沁琢磨着哪天有空了把地瓜做成地瓜干,甚至还能做些地瓜粉干,这两种易存放。

左坡的地就这么空出来了,楚沁也不敢再种东西,越是这种时候就越不能心急。

而屋后篱笆旁的地瓜地还得再等两月,许是得等到雪前才能收。

中秋渐到。

中秋是大节,在中秋的前一天村里决定赶两辆驴车载村民们去扬子沟。

同时韩队长也放话,说是在这天下午将分发新收的稻谷等等。

哇——

村里像是油锅溅了滴水,砰的一声炸开来,恨不得敲锣打鼓呢。

这日早上楚沁兴冲冲便爬起来了,来到后院顺着梯子爬入地窖中,将两个粮仓再次用干净的布细细擦拭一遍。

粮仓终于派上用场了!

而后匆匆吃了饭,跟着驴车去乡里。

乡里今日也热闹,皆是为了中秋节。时值收获季,大家都愿意在这几天犒劳犒劳自己。

楚沁问同行的仁心婶:“婶儿,乡里有书局吗,哪处地方是有卖书的?”

秦仁心颇为惊讶:“你来买书?”

楚沁嗯两声:“今年冬天要还是下大雪,除了待家里其他事也干不了,准备买几本书来学习学习。”

秦仁心听到这番话,是真对楚沁刮目相看了,她自来喜欢有上进心的人,所以不仅告诉楚沁书局在哪,甚至还指路道:“你还可以去废品收购站,那里有时候也能买到一些别人不要的废旧书籍。”

楚沁一听还有这种地方,眼睛都亮几分。

废品啊,她最喜欢废品了。

下驴车后楚沁没有去供销社,而是直奔位于邮局旁边的书局。

书局位置偏僻,她也来扬子沟好几趟,竟然还从没有看见过。

来到书局前,比起供销社书局冷清许多,楚沁在这种地方可谓是大气都不敢喘,深怕把书本弄脏。

要说此时书局里瞧着也没有多少书,楚沁稍微看一圈,问了一下有关农业及畜牧的书在哪后就直奔有关位置。

“《种植大全》……”楚沁翻了翻,这是有关农作物和蔬菜的,倒是不错,便收入怀中。

没一会儿又找到和家畜有关的了,里头有记载关于养猪养鸡甚至养鱼的知识。

这两本够她细读整个冬天,楚沁也不贪多,可临走前瞧见一本关于地理的书籍,虽然厚实且昂贵,但楚沁还是忍不住心动。

她想了解了解其他地方。

买完书,再奔废品收购站。

废品收购站又要远许多,它在扬子沟乡的边缘,清净非常。

这里地盘大,里面许是还没来得及整理,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

楚沁以为能在这里捡到什么别人不要的东西……却是她想多了,要是能捡哪里还能轮到她来捡。

破得完全修不好的大收音机,各种废旧的车架子,打眼一看,里面最值钱最有用的竟然是被卖的书籍和旧报纸。

废品收购站的管理人其他东西不管,但是书籍确实都放在柜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