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十一)(第4/4页)

40%

≧_[(,

对那些为了黑而黑的人来说,只要你不是人人考上清华北大,那就是没用的,你这学校根本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对此,UP主只想说,滚!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是个什么东西!】

一个硕大的竖着中指的微笑小人表情出现在了天幕上。

【张校长提倡女孩子独立自主,有自己的工作,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不依附别人而活,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出作用,做出贡献。】

【这是她觉得女孩接受教育的意义所在。】

【华坪女高的十几届毕业生,走出了教师、医生、军人、警察、白领……她们的人生和没有进学校之前截然不同,有了光明的未来和更为安乐顺遂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她们有了独自面对困难和坎坷的勇气以及底气。】

在毕业生们为母校拍摄的视频里。

有的女孩穿着白色的医生大褂;

有的穿着警服和军服对着镜头干净利落的敬了一个礼;

有的戴着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

相同的是,她们的眼里都有着光,眼神也不再怯懦,透着能够掌控人生的自信和坚定。

【有工作,有本事,即使是摔倒了,也可以立刻再爬起来。】

【就好像她们的校训所说的那样,成为高山而非溪流,成为人杰而非草芥。】

……

唐朝。

已经在医院实习了一段时间,比之前沉稳了不少的孙英娘忍不住站了起来,有些骄傲的拍了拍自己的胸口:

“说得不错,有工作有酬金,那可是比以前要有底气多了!”

以前就算是家中开医馆,但也要愁着万一要是找的夫婿不行,那下半生怎么办?就好像她的人生是要由那个从来不见面的夫婿来决定的。

凭什么呢?

但现在,就算是不嫁人,不靠家里,她完全也可以自己养活自己。

所以,她比谁都懂这种感觉。

她娘眼里带着笑,其实也挺满意的,但嘴巴上满是嫌弃:“看看你,快把手放下来,一点女孩子的样都没有!”

满意是满意,但心里也有些愁,自家女儿现在工作忙啊,都不好找亲家了。

孙英娘皱了皱鼻子,赶紧坐了下来。

在太医院开的护士学校里,从教坊司里转过来的官妓们都在安静的看着天幕。

“成为高山而非溪流,成为人杰而非草芥,这哪有那么容易,女子如同飘萍一般,能保下性命就不错了。”有人忍不住道。

旁边的姐妹安慰她:“过去的事情别想了,最起码咱们现在这样比以前可好多了。”

去看护病人虽然又脏又累,但是也比之前要卖笑侍人甚至是以身侍人要好得多。

“学一门手艺,有正经的工作,不用担心年老色衰。”有人打趣道

,“就算成不了高山,能成个大石头也行。”

风也吹不垮,水也冲不走。

刚才感伤的女子噗嗤一笑,倒是消去了愁云:“那倒也是。算了,咱们向前看。”

不仅仅是她们这些身处变化中心地带的人,即使是外人看来,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对的。

“就算是能绣个帕子做个衣裳,都能比那些什么都不会的人过得好一些呢。”有百姓道,“更何况是这种读了这么多年书的。”

“而且这后世显然是女子能轻松出去做工的,那肯定要读书才行。”

“教师、医生,这些都可是很体面的工作。”

什么高山溪流、人杰草芥他们不懂,但好工作能拿到更多的酬银,也更好议亲,他们是知道的。

这会儿功夫,有很多原本还很守旧的顽固派们,心里也松动了一点。

反正这世道的变化已经是这样了,不如……

“要不,等下月刘夫子那里,咱们去问问,把月儿送过去?认识一些字也好。”有妇人低低的询问自己的夫君。

“世风日下啊!”她的夫君长长的感叹一句,但终归是没有反对……

【每年,张校长都会在高考的时候去送考。】

几辆大巴停在女高的操场上。

即将去参加考试的女孩子们都排成了长队准备依次上车。

张校长站在大巴门口,一个个问:“带好东西了吗?检查一下,别漏了。”

当女孩子们都上车之后,有人忍不住又噔噔噔的跑了下来,紧紧的拥抱了张校长,脸上泪水直流。

有同学高喊:“亲一下,亲一下!”

也有同学着急张校长的身体:“抱轻一点!”

张校长笑了起来,拍了拍她们的头:“好了,会有回来的一天的,上车吧,好好考,不要有负担。”

待她们重新上车后,高一高二的学妹们唱起了歌,为她们送行。

车辆往考场驶去。

【高考,这也是每一个学生都要经历过的考验,堪比古代科举,不,比古代科举规模更大也更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