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盘点十大名医,长寿的秘诀(十一)(第4/6页)

夏无且苦笑: 将军,你可知现在的染疠之人,只能在迁疠所中等死?或土埋,或水灭。从迁疠所成立以来,进去的不知凡几,即使十个里面只能治愈一个,也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了。

扶苏点头: 的确,他们每一个都是我大秦子民。

斯忽然道:“可是,咱们的医工,可能像这孙思邈一般,做到和病患同吃住?”他这话一说出来,所有人都沉默了,包括夏无且。嬴政看了看众人,淡淡道: 之后再议。说不定仙画对于疠病,也有不同的见解。

唐朝。

孙思邈叹息,原来如此!他现在还没有专门针对染疠之人来做研究。

但未来自己的这个做法倒是可以参考,而且这次去长安,说不定他还能争取到更多的人力物力支持!

孙思邈打包行李的动作又快上了几分。

哪里像个七八十岁的老人?

【虽然只有十分之一被治愈,但是在当时已经称得上是奇迹!甚至在之后的朝代,也没能再复制这样的奇迹。】

【一直到了现代,麻风病的治疗才有了飞速进展。】

【1875年,挪威医生汉森发现了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而1938年,医学界发现麻风杆菌是由近距离的飞沫和密切接触进行传播,1940年,治疗麻风病的药物氨苯砜横空出世。】

【由此,麻风病才逐渐的在人类族群之中慢慢销声匿迹。】

【就像是孙思邈作为历史上第一个治愈了麻风病的医生,同时也在呼吁要重视妇女的健康与看病权一样,就像是历史对他的奇妙回应,咱们国家在消灭麻风病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正是一位女医生!】

【李桓英医生!】

【李医生原本是世卫组织的官员和专家,在国外拿着高薪,但是六十年代的时候,她毅然决定要回国发展,报效祖国。】

【之后她一直从事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然后第一次接触到了麻风病。】年轻的李桓英随着传染病研究所的同事一起去乡下查看情况。

到一处村子前,同事将自己全身上下裹得紧紧的,只露出了两只眼睛。她提醒李桓英: 这村里面可全都是麻风病患者,你要做好防护措施,千万不要接近他们。

李桓英啼笑皆非,只戴了口罩: “麻风杆菌也没那么可怕,它的传染性其实不算强,只要做到戴好口罩勤洗手,进出换衣服,完全是可以防护的。”⑦

但同事不信,去到了麻风村里面之后离病人远远的,连发药都是拿小木棍拨了过去。

戴好口罩勤洗手!

孙思邈的弟子嘀咕道:原来这东西叫做口罩。

之前仙画中后世的医生出现的时候就闪过了几个戴口罩的画面,他现在才懂是什么意思。孙思邈赞叹: 飞沫……掩住口鼻,的确有效。

飞沫不难理解,偶尔遇到几个情绪激动之人,那唾液沫子都能直接飞到脸上。有了这东西,倒是省掉很多诸如此类的烦恼。

原来那“麻风杆菌”是通过这个传播。

他也得找村中的绣娘做一批出来才行。

他心中一动,同样是病菌,不知道之前的鼠疫和天花,口罩是不是也能发挥作用?

而秦朝,被李斯问住了的夏无且松了一口气,觉得仙画简直就是自己的救星。

若是能有适当的防护,我相信医工们还是愿意的。他认真的回李斯。

大不了,也学另外一位医生,将自己全身上下都包起来嘛。

【在麻风病的特效药问世后,李医生为咱们国家争取到了世卫组织的免费试点资格,可以率先拿到药物。她带着这些药物,亲自去了麻风病最严重的西双版纳,在那里和病人同吃同住,一住就是几个月。】

年老的李医生接受记者的访问,提及到这一段往事,不由得笑了起来:

你就是个医生,下去你不要表现出你很特殊,很高贵的样子,你高贵你在家里自己高贵去。⑨

原本是留洋归来,世卫官员,但此刻的她看上去却十分接地气。

【在李桓英医生的努力下,经过长达10年的跟踪监测,咱们国内这些使用联合用药后的患者,复

发率仅为0.03%,远远低于世卫组织规定的1%的标准。】

【1994年,基于她的这份数据,世界卫生组织开始在全世界推广这个治疗方案。】

夏无且和孙思邈在不同的时空,同一时间叹了口气。身边人都知道他们为何叹气。

后世的治疗方法如此有效,但是他们却根本学不了,没法学!

仙画中闪过的那个药物,根本不是草药,而是诞生于那些奇怪的透明的瓶瓶罐罐里。他们就算是想要抄也抄不来!

因为根本看不

懂是如何操作的。

汉武帝刘彻在听了被召来的太医解释后,也才明白过来。

他忽然想起之前后世女子感慨的那句一步错,步步错”还有她之前也曾经说过的“现代科学里面,一环套一环,所有的学科都是有着紧密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