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农业大学之旅(一)(第3/5页)

天可汗惋惜的摇摇头。

恨不能亲自到那个时代去看一看。

赵匡胤在酒楼里也看得很认真,连酒都忘了喝。

【好了,我们现在到了他们的教学楼,额,不对,这好像是院校机构办公楼。正好这里有一个详细的学科分支图,那我们先来看看华夏农业大学里都设置了一些什么学院吧。】

【农学院、园艺学院、动物医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总共24个学院。他们分得很细,还有专门的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各种草吗?好神奇!】

路小柒点了一下导览机器屏幕上的学校官网,调出了学院设置。

看客们能很清楚的看到屏幕上华夏农业大学的学院设置和各系的分支图。

镜头久久的停留其上。

虽然是简体,有些字看着奇怪,但大部分识字的文人却又神奇的能明白意思。

不过,一些字组合在一起,就完全不知道代表了什么,比如信息与电气工程为何意?

还有,居然还有专门研究草和土地的学院?

刘彻皱眉:“研究草?”

他彻底的迷茫了!

他问这里面最擅长教化的董仲舒:董卿家,草有什么可以值得研究的?

和司马相如一样,对着草场写赋吗?

董仲舒也很迷茫:……陛下,你问我我问谁去?

听仙画所言,这大学的地位并不低,读书人还要考才能考上。但他们考上了就是

为了去研究草吗?

这也太荒谬了!

这时候,他们却听得卫青忽然出声道:“陛下,这草上面的确大有学问。”

所有人都看了过去。

卫青道: 臣之前养马的时候,就发现草料一事也是需要很讲究的。

他倒是完全不忌讳自己的出身,不顾有些同僚微妙的神色,继续坦荡说道:“有的牧草,马吃了就是不长膘,明明是同一种牧草,只要换了产地,马儿就是不吃。可见虽然只是草,但是也是有学问的。”

虽然他不知道后世研究草到底是不是和他一样为了养马,但是他倒是能模糊的理解为什么要研究草。

这东西,对养马有用啊!那可能也就对其他的东西也有用。

汉武帝若有所思的点头:“原来如此。”

董仲舒则惆怅又沮丧。

按照后世这样的大学划分,自己的学问恐怕没什么用武之地了……

他偷偷的看了一眼汉武帝的神色,不知道陛下后续会不会改革太学,会的话会怎么改革?

如果要照着后世那样改……不,绝对不行!

但,儒家的出路在哪里?

【我们再看一下农学院里面,有四个系,种子科学与生物技术系、作物遗传育种系、作物生理与栽培学系、作物生态与农作学系。就看不太懂,但大概能从字面意思知道这些系主要是研究什么的,很厉害的样子。除了系,还有九个研究中心,小麦研究中心、水稻研究中心、玉米研究中心、区域农业研究中心……基本上主要农作物和我们能想到的农业高新科技都有对应的研究中心。】

路小柒又点击了“农学院”,屏幕上显示出了农学院的系别架构图。

……

“这东西倒是颇有趣。”李世民看得很入迷。

点一点就有不同的画面蹦出来,这是什么东西?

感觉和仙画结束后自己点赞的程序一样。

想要手痒自己试一试。

长孙无忌面色古怪: “后世居然让读书人去研究种田一事?”

他一会儿觉得颇有些道理,比如朝廷的农官肯定要懂得农桑中的具体操作才行,但一会儿又觉得简直是暴殄天物!

一个家庭培养一个读书人多么的艰难,而你们居然真的让他们只是去种田?

李世民笑道:“你忘了一件事情。”

长孙无忌面露不解。

房玄龄却笑了起来:“臣似乎知道了。”

长孙无忌:……你们倒是说啊!

房玄龄向他解释道:“之前仙画中透露了后世的人口,是以万万数来计,而且上一期那路小柒也提到过,后世所有的人,只要到了一定年龄,必须去学校读书。那你猜,他们有多少读书人?”

长孙无忌倒吸了一口凉气,他还真把这个给忘了!

这样看来,读书人在后世其实并不算太金贵,或许他们有上万万数的读书人!

“读书使人明理。”魏征感叹,“这理,不一定是天道之理,也可能是万物之理,小事之理。一些事情如果交给能明理之人,那的确会事半功倍。

所以,在全天下推行教化是多么的重要!

魏征觉得这是他从仙画中得来的最大的收获。

李世民颔首:“所以我大唐一定要尽早的把更便宜的纸张和书本做出来,这样才能惠及天下,让更多的人读得起书!”

他也就能拥有更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