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 火车上的点子(第3/3页)

想了半天,罗旋一时间还有点拿不定主意。

“罗主任,你在想什么呢?”

胡茵问,“我看主任你吃个饭,都显得心事重重的,你是不是在想这一次我们吃了这么多的盒饭,回去之后不好走账?”

其他的家具厂职工闻言,脸上纷纷露出不平之色。

有人说:“我们那破地方,得红眼病的人太多了!我听说每个月,脂米县都能收到好几十封,检举罗主任的信。”

也有人点头,“就是!他们看见罗主任年轻有为,开办的运输服务社和家具厂,都办得红红火火的。

那些灰葛炮,天天都红着眼睛写检举信……个驴曰的!

罗主任让大家伙儿的日子越过越好,这不是好事情吗?还嫉妒我们罗主任……简直就是牲口!”

有的职工心善,“那,同志们,我们自己掏腰包吧,不要让罗主任为难。”

听到职工们的议论,罗旋摆摆手,“有人往县里写检举信,说我挖公家的墙角、中饱私囊。

还说我不注意影响,可能在男女作风方面存在着问题……这些事情我都知道。”

“不过呢,我现在想的不是这件事情。更不是说请你们吃了一顿饭,回去无法报账。”

罗旋解释道,“因为这顿饭根本就不用报账,算是我个人请你们的……他们即便是想检举我,恐怕也找不到由头。”

一听说这顿饭原来是罗主任自掏腰包,请大家伙儿吃的。

家具厂的年轻男男女女职工们,于是就更感动了。

直接咬牙切齿的,把那些暗中举报大家敬爱的罗主任的卑鄙家伙,把他们的祖宗18代都问候了个一个遍……

职工们在那里,用各种各样的恶毒语言问候,暗中举报的小人。

罗旋看着车窗外一晃而过的竹林,忽地心思一动:使用竹子来生产火车专用饭盒?

只要把造型做好,把防渗漏处理好。

就应该可以!

更重要的是用来生产这种快餐饭盒的竹子,需要大一点、质地紧密一些的竹子品种。

比如巴蜀很常见的楠竹、毛竹。

尤其是楠竹。

如果种植的好的话,这种适应力很强,只要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就能快速生长的竹子品种。

每年只需要施2次农家肥。

管理得当的话,楠竹从竹笋长到可供砍伐,只需要半年时间。

而要想把肉壁足足一指头多粗厚的楠竹,削成圆筒形的多层饭盒,只需要设计出一款专用的简易机床即可。

剩下来的就是杀青去生、处理放渗漏的工序了。

生产这种东西,技术要求并不高,一般的乡镇企业就能解决。

难的就是怎么做出创意,把它的外形款式,做的精致一些,好看一点。

而影响到生产成本的最关键因素,便是原材料的来源和运输。

按照罗旋的估计:等到这种简易的、竹制快餐饭盒一旦投放到市场上。

就会涌现出很多的模仿者。

或许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既可以就地取材,所以对于楠竹和毛竹的运输成本、和原材料采购成本。

可以控制的很好。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加工规模的扩大。

要想获得低成本的原材料,势必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等到加工厂周边的、好砍伐的竹林渐渐消失,他们势必需要从很远的地方去运送竹子过来。

如此一来,他们的生产成本就不可能太低。

所以要想具有长期的竞争优势,势必要优先考虑到成本因素。

那就提前规划,早早的开始种植楠竹。

用几十个山头不停的砍伐、补种这种方式形成良性循环。

这样一来的话,别的生产厂家和自己竞争,就只能保持着短暂的平局。

时间一长,他们的成本势必会越来越高……

那就干!

哪怕生产竹制快餐饭盒,并不能给生产企业,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

可它能够让当地的生产队富起来、可以带动很多毫无文化的、低技能的生产队社员就业增收啊。

这种东西,对于寮挝寨子那边来说,是最好不过的、大规模的产业了!

望着车窗外,偶尔一闪而过的竹林。

罗旋在想:这么多年自己光是从寮挝寨子抽走资金、抽走原材料。

现在,也该到了回报人家的时候了。

尤其是老闵、老刀。

这么多年以来,自己只要需要资金支持的时候,人家都是无条件的随时汇款。

现在既然有了这个条件,有了这个创意,该回报一下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