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响应上级号召(第3/4页)

罗旋道,“领导,按照我的想法,前面3,4年时间之内。

我们可以靠无数堰塞湖里面的蓄水,以保证旧有耕地的、农业灌溉用水,以达到稳产增收的效果。”

“等到第一道堰塞湖,被淤泥塞满、变成了两天之后。

十里铺生产队,就会转变工作重点,改为去耕种那些、新增的肥沃良田。”

罗旋向各位领导,详细解释自己的远景规划:

“而位于塬上的那些,只能靠天吃饭的坡地,我打算让它退耕还林,改为种植牧草。”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固沙稳土、改善塞北风沙弥漫、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

“而且另外一方面,还能大力发展养殖业。把‘佳米驴’、‘横山羊’做大做强,打造成陕州的知名特产。”

“好!”

赵大领导听的津津有味,“罗旋同志,我最后还有几个问题。”

罗旋回道:“领导您只管问。”

赵大领导微微一笑:“对于官庄生产队的插队知青,许大良他主持的水利工程,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罗旋嘿嘿一笑:“许大良同志有先进的地方,我虚心的向他取经。

等他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之后,我衷心的为他鼓掌叫好。”

袁领导与赵大领导,二人偷偷对视一眼:这家伙!不说许大良半句坏话。

这是他狡猾之处?

还是罗旋的人品,确实比许大良更好一些呢?

赵大领导又问,“那你有信心,让十里铺生产队的粮食亩产量,达到一个什么样的亩产标准呢?”

罗旋想了想,“300斤。”

赵大领导意味深长的看了罗旋一眼,“新增的这些良田里面,如果亩产量低于500斤……不,600斤!到时候,我可饶不了你。”

两个人嘴里说的这个亩产量,是指的粮食的平均亩产。

就像十里坡生产队,那些紧挨着河道的川地。

这些耕地的粮食亩产量,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300斤、但达不到500斤。

而在更多的坡地,和塬上那些旱地。

由于这些土地地力贫瘠,再加上又没有水利灌溉设施。

所以这些坡地和旱地,都是属于靠天吃饭的耕地,它的粮食亩产量非常的低。

要是遇到天干年份,甚至连播下去的种子都收不回来。

川地、坡地、旱地,

这么一综合起来的话,整个脂米县的粮食亩产量,其实真还达不到300斤这个标准。

就在同一条纬度上,目前能够达到、这个粮食亩产量标准的。

也就是出了一个“全国劳动模范”的西山省、阳昔县石山村。

由此可见,

想要在塞北达到粮食亩产量,超过300斤以上。

这个难度,还是非常高的。

尤其是驼城地区,有一个非常不利的因素:那就是黄河在驼城北边儿,拐了一个大弯。

而明明和阳昔县,处于差不多纬度的脂米县。

偏偏就属于黄河以南、长江以北。

按照赵大领导的理解:也就是说,十里铺生产队新修的这些良田粮食亩产量,得超过600斤才行!

如果这种围堰造田的方法,能够让粮食亩产量达到这个标准的话,那么就可以去拉动,那些坡地上的粮食平均亩产。

从而使得整个脂米县,甚至是驼城地区的平均亩产量,得到一个大幅度的提升。

谁不想在自己的地界上,涌现出一批典型人物?

甚至是出现一些,全国知名的劳动模范??

之所以赵大领导、和袁领导,他们如此重视十里铺生产队,和官庄生产队的水利工程。

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所在。

眼看着领导们双眼放光,罗旋借口自己要上厕所,转眼的功夫便溜出了办公室。

只留下李会计和窦建德他们,拍着胸脯向几位领导保证:明年,十里铺生产队的粮食平均亩产,将会超过300!

而到了后年,

在这个基础上再增加100斤,达到400斤平均亩产量。

3年后,十里铺生产队的粮食亩产量,肯定会超过500斤!

听完窦建德和李会计的保证。

“还是太保守了。”

袁领导沉吟片刻之后,开口道:“明年一定要达到亩产300斤!后年500斤!怎么样,你们有没有信心?”

见两个人有点迟疑。

袁领导一挥手:“只要你们两位同志,敢跟我立军令状。我就敢向你们保证,你们需要什么资源……尽管开口!”

“好!这个军令状,我领了。”

李会计其实早就胸有成竹了。

他在等着领导的这句话:“那就请领导们,都给我们生产队在饭店,批一些杀猪宰羊的指标吧!”

众人一愣:现在跟你们谈粮食产量的事情。

怎么突然扯到了,杀猪宰羊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