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有点设厂的想法(第2/3页)
罗旋问她,“而且,你们每天给那些来排队,但最终也没轮到他们叫号的,你们还在坚持,给他们发粮食作为补偿吗?”
拓海丽满脸兴奋:“发呀!人家一大老远的,就过来排队。
到了最终,却始终没轮到替他们看病。咱们不给他发上2斤米作为补偿,又怎么好意思呢?”
拓海丽笑道:“张维同志收集来的土方,非常管用!
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土方。
其中有一部分单方,非常适合我们那一带的病患使用。”
“而且呀,其中有一些方子,花费的代价极小,但是效果,确实是非常的明显的。
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神方了。
现在有不少的患者,他们私底下都叫我爷爷是神医,叫我是小神医呢!”
“不少病患,他们只花了几块钱,就轻松解决掉了,已经折磨了他好多年的顽疾。”
拓海丽越说越兴奋:“就像王大娘,总共才花了7角2分钱。如今她的灰指甲,已经被彻底治愈了。”
“啪嗒——”
开心的不能自持的拓海丽,蹦上前来,在罗旋的脸上狠狠的亲了一口,“谢谢你!
谢谢你出面,请张维同志费心费力的、给我们收集来上千个土方。
这些东西,对于提高我们的医术,实在是太有帮助了!”
拓海丽和拓石展二人的医术,如今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其实也是很好理解的:
只因为她们每天,过手的病人多呗!
病人多了,拓海丽所能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
自然也多。
有了这么多病人,让拓海利和拓石展敞开了来练手。
那他们的医疗技术,肯定会突飞猛进的……
而别的赤脚医生,
甚至是公社中心卫生院里的、那些科班出身的医生。
他们哪有拓海丽这种便利条件?
一年到头,
这些赤脚医生,和卫生院里的医生们,都接触不了多少个病人。
那他们的医疗技术水平,便很难得到一个质的飞跃。
就好比:同样是从同一家医科大学,毕业出来的两名医学生。
如果其中一位学生,他被分到省级大医院。
他每天都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不同的病患。
每天都得去和同事们,商议着病患的病情、探讨一下最佳治疗方案。
这样一来,
出不了几年,他绝对就能成长为,一名医术精湛的技术骨干。
而如果另一位同学,则被分到了公社的卫生院。
那他一年到头,所能接触到的病人、和各种疑难杂症,绝对不如他那位在省城医院的同学。
三天之内接触的病人多。
尤其是那种危重病人,人家根本就不会来公社卫生院看病!
这两位,
当初都是出自同一个学校、成绩也是差不多的医学生。
几年下来,他们之间的技术水平,可谓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了。
而且这种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落后一步那位同学,永远都没法追上另一位的技术水平。
而如今的张维,他已经是荣威县,广播电台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新闻采编业务骨干。
他需要经常去全省各地,采访那些先进的事迹、和突出典型。
接触面比较广的张维。
受到罗旋的托请,正在想方设法的、去收集全国各地的,各种民间土方。
这些土方,
由于以前资讯不发达,交通不便利,再加上各个地方的那些“神医”们,都需要靠着这些方子养家糊口。
所以他们都有点敝帚自珍。
感谢新时期!
感谢新社会,上面多半已经把这些,成长自于各个地方的神医。
发展成了,活跃于城乡之间的赤脚医生。
所以这些人手中的祖传土方,基本上已经都无私的捐献出来了。
这才让有机会,到处跑到张维,将这些已经经过大量实践验证过的方子,给搜罗出来了。
而一些外省的土方,张维则会拜托他的同行们,去帮他搞回来。
然后再转交给拓海丽,她们去研究、验证……
国家级的《全国各地民间土方大全》,这本大部头药典,还没有正式开始编纂呢!
好家伙,拓海丽她们倒是先行实践开了……
有了这么多、有这神奇疗效的处方,给拓海丽俩爷孙,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再加上托海丽收费,也很良心。
还有一点:拓海丽会给那些来排队治病、但最终因为来的病人实在是太多了,而没叫上号的人。
每人补偿2斤大米。
以至于附近十里八乡,有些人但凡有点时间,就跑到拓海丽她们的卫生室外面……
专门来排队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