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2/4页)

已经没法继续下。

“你赢我赢?”姜佩兮问丈夫。

周朔将手里的棋子放入棋盒,棋子碰撞的叮叮声和他从容的声线混在一起:“我输了。”

瑰丽的烟火在漆黑的夜色里不断盛放,屋里守岁的仆人们涌向屋外。

无人不欢度新年。

缤纷的颜色透过窗纱映在周朔的侧脸上。

他垂眸收拾棋面,将混杂在一起的黑白子分门别类地归纳整理。

他黑白寂寥的人生,在此刻就这么被绚烂的烟火照亮,照出纷呈的色彩。

在璀璨烟火的视野下,周朔抬眼看向妻子。

她落在绮丽中,将压胜钱交给吉祥,“新年了,你又长成一岁。”

姜氏与周氏虽同为世家,但风俗上有许多不同。

建兴于跨年时分给小辈压胜钱,而江陵却是正月初一早上。

在无知无觉中,姜佩兮的许多习惯被无声无息地改变。

祝贺完吉祥后,她转头看向周朔:“新年吉祥。”

“新年吉祥。”

这是他们离开世家的第一年,是姜佩兮重获新生的第一年。

治寿到底处北方,冬日的治寿比建兴冷很多。

下了一夜的雪也积得很厚,每片雪花都显得瓷实。

看着艰难扫雪的仆人,窝在温暖室内的姜佩兮不由惆怅,“雪这么厚,看着也很难化。常忆岂不是要很久才能动身来治寿?”

“是的。”周朔肯定妻子的推测。

“但是吉祥很想她了。”

“这也没办法。眼下官道都难走,来往不安全,只能等雪化开。”

“雪什么时候才能化开?”

“起码正月后。”

“吉祥有的等了。”姜佩兮感慨。

“等雪化开后,天气暖些。吉祥的骑射功课就可以安排上了,还是她和常忆一起,她们有话可以聊。”

在他们碎碎念念的交谈间,婢女来禀,客人到访。

姜佩兮其实懒得动,她想让客人直接来书房也算了。但周朔是不乐意让外人进书房的。

她便只好起身准备。

周朔给妻子披上厚厚的斗篷,把她像善儿那样裹成一团。

他扎的系带不好看,但很结实。

绑上后绝不会松开,甚至姜佩兮有时自己伸手解半天都解不开,还得周朔来。

门扉打开的那刻,风雪舞进室内,但姜佩兮没被冷风直面吹上。周朔挡在她身前。

他们一起去正厅见客。

来客是徐盼儿和她新婚不久的丈夫。

姜佩兮和周朔进门时,本来等候在座位上的客人立刻起身,向他们问安。

徐盼儿现在已被称为“徐夫人”,她像姐姐那样挽起了妇人髻,只是她的命比姐姐好很多。

比起姐姐在李家饱受磋磨,徐盼儿的婚后生活堪称只有顺心。

四个月前,在将合适的周氏子弟看了个遍后,由姜夫人作主,替徐盼儿选定了夫婿。

这位周氏子双亲早逝,只有一个相依为命的姐姐。而姐姐已嫁为人妇,很难再干涉弟弟的生活。

婚后的徐盼儿,不仅不用侍奉公婆,连大姑子的脸色也不用看。

她安逸地留在治寿,还有了自己的大宅子。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徐盼儿觉得自己被一个巨大的馅饼砸中,整个人都昏头昏脑。

她时常以为自己在做梦,她的人生怎么就突然这么顺了呢?

浑浑噩噩糊涂到了年末,徐盼儿才醒过来,她需要好好感谢给自己带来这一切的姜夫人。

她询问丈夫该送什么样的礼给姜夫人,才能表达她的谢意。

丈夫却欲言又止地看着她,最终说:“有心就好了,姜夫人大概什么都不缺。”

除了姜夫人出身江陵外,徐盼儿对她的身份没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每每提到常府,丈夫便支支吾吾,不肯多言。

让徐盼儿对姜夫人身份有懵懂猜测的,是丈夫的姐姐见她第一面就极为亲切,拉着她的手说:“盼儿能看上我这个弟弟,是他的福气。往后他有不好的,你只管告诉我,我来打他骂他。”

“千万别自己伤心,坏了身子,就是我们的罪过了。”

“你若过得不好,姜夫人是要责怪我们的。”

大姑子的话到这里,徐盼儿再迟钝也能明白了。

暂住在常府的姜夫人,有很显赫的出身。

她大概是遇到了,这辈子连参拜资格都没有的贵人。

徐盼儿不聪明,但她知足,也懂得控制自己的好奇之心。

他们不告诉她,就是她不需要知道。

顶着大雪来拜年送礼,是徐盼儿能想到的报答。

她的新年贺礼没被拒收,这让徐盼儿松了口气,她很忧心自己无以为报。

各自打过招呼后,夫人们留在正厅说话,丈夫们则去了偏厅。

姜夫人问她日子是否顺心,丈夫对她是否尊重。

徐盼儿赶忙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