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2/3页)

“不用。这么远的路,来去都折腾。寇嬷嬷已经请好了稳婆,我们按着流程来就好。”

“就是寇嬷嬷和我说,要请个主事的长辈。”

周朔垂下眸,掩藏难以抑制的不安,“或者我往江陵寄信呢?我想试试。”

“她不会来的。”

姜佩兮拿起玉簪往发髻上比对,语气不觉带上讥讽,“我母亲不会来的。她现在连客都不见了,你还想请她来这儿?”

周朔俯身拥住妻子,他声色低缓:“可我们没有经验,很多事我们都糊里糊涂。寇嬷嬷她们固然有经验,但并不能主事。”

姜佩兮没说话。

能主事的长辈,除了她的母亲,还有这个资格的就是周朔的母亲。

但请周朔的母亲显然不可能。

周朔和他母亲关系很差。

只要一提到他母亲,周朔的态度就会从温和转为强硬。

哪怕提起的人是姜佩兮。

上辈子她和周朔十年夫妻,就见过他母亲两面。

第一次是成婚那天,典仪上匆匆见礼后,他母亲就返回临沅,连晚宴都没参加。

第二次见面,是天翮六年,这次见面给姜佩兮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

周朔母亲造访建兴,她想和周朔的父亲合葬。周朔没答应,两人起了点争执。

在姜佩兮看来,至亲拌嘴吵架都很正常。

但无论怎样,血亲之间不该动手。因他母亲的要求没被满足,周朔被他母亲砸得头破血流。

姜佩兮在里院听到巨大的碎裂声。

赶到堂屋时,她看到了碎裂一地的瓷片,以及血糊了满脸的周朔。

他的状态很宁静,只是静静看着那个失智暴怒的母亲被侍卫钳制住强行拖走。

哪怕不断流淌的血液,已快糊住他的眼睛。

“佩兮。我们该请个周到的长辈,这样我们至少有个底。万一……”

周朔埋在她的肩窝里,他声音闷闷的,“万一有突发情况,有个长辈在总能安心些。”

姜佩兮不由叹气:“但我们没有合适的长辈,这也没有办法。我们按着稳婆和寇嬷嬷说的准备就是,谁家都是这个流程,差不了多少。”

“常夫人可以吗?”

“谁?”

“娄县的常夫人,常恒常忆的母亲。听说她是个很周到细致的人,我们请她来可以吗?”

姜佩兮迟疑道:“她能算我们的长辈吗?”

“或许。勉强算吧,常忆和吉祥义结金兰了,我们可以借吉祥的光,算做常夫人的晚辈。”

姜佩兮觉得这有点扯:“哪能这样算?”

她被周朔拥着。他俯身埋在妻子的颈间。

“佩兮……”他声音呢喃,落在耳边像是溺水之人在无助至极时,发出的最后一声求援。

姜佩兮不喜欢和生人打交道,尤其是来自世家的生人。

年少年幼的郎君女郎还留着本性的纯真,而世家的夫人们大多面目模糊。

和周朔成婚后,姜佩兮遇到的几乎全是世家妇。

她们带着目的来拜见她,姿态间满是谦卑与讨好,眼里又全是算计谋划。

世家夫人们心里有夫家、有娘家、有子女,却唯独没有她们自己。

这让姜佩兮觉得很怪。

她们自己呢?

为什么她们为丈夫、为兄弟、为子女四处求人,却不为自己求些什么呢?

姜佩兮不想和世家妇打交道,可是她的丈夫如此不安。

看了会透过碧色窗纱的光,她偏头吻他的眼角眉梢,“好,就请常夫人来吧。”

常夫人在他们商量好的第三日到达治寿。

姜佩兮和周朔站在堂屋廊下迎接这位长辈,常氏兄妹也在旁边恭候母亲。

午时的太阳大,强光照得人睁不开眼睛。

常夫人由婢女撑着伞,请入府邸,再来到堂屋的院落里。

年幼的女孩一看到母亲便飞出廊下,不顾日头的毒辣,扑向疼爱她的母亲。

常忆抱住常夫人的腰,一连串的甜话倾泻而出:“母亲,我好想你啊。想你想得我都瘦了,母亲有没有想我呀?”

年轻的郎君也紧跟妹妹走向母亲。

他矜持许多,向常夫人行了礼:“母亲一路可还顺利?家中都好吗?”

他们簇拥到一起,不用外人介绍就可知他们是亲厚的家人。

姜佩兮看向身侧的周朔。

他只是静静地看,神色平静到显得淡漠。

她伸手去牵丈夫的手,捏着他的指尖,摩挲他指腹的薄茧。她悄声道:“等我们的孩子大些,他也会这样跑向我们。”

周朔慢慢从愣神中看向妻子,脑海不由构想妻子话语中的场景。

目光下落,他看到妻子层层衣衫遮掩下的腹部。

周朔对这个孩子的情感很怪。

他讨厌它的寄生,厌恶它的血脉,更仇视它带来的风险。

可在妻子如此简单语句的描摹下,他又被催使着生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