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不能恶意抬价
“这就是命运吗?”
对于伊丽莎白的建议,朱先海自然是非常赞同,甚至就是他自己,也有过建一所图书馆的想法。
——把商城里的书,全都放到进图书馆里。
只是这个图书馆应该建在什么地方?
首先,这个图书馆肯定不能建在外界,它必须建在皇宫里面,只有建在皇宫之中,才能保证外界很难得到那些领先世界差不多半个世纪的书籍。
当然,未来那个图书馆的管理还需要各个方面的完善,但是现在,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把它建在什么地方。
现在的皇宫肯定没有地方,这个因陋就简的皇宫,不过只是临时性的罢了,甚至就连同这个应天府也是。
“是时候考虑建立新国都的方案了!”
朱大皇帝之所以会觉得这是命运,正是如此,曾几何时,对于建设新国都他并不是多么热衷,那怕是现在亚松森已经并入了大明,可那又怎么样呢?
在朱大皇帝的心里,亚松森也不见得是个最佳选择。
还有更多好的选择——巴西利亚!
那座建在巴西高原上的城市,气候温和宜人,年均温度不过十几度,在这个没有空调的时代,那样的天气简直就是避暑胜地,而且还是一年四季的那种。
况且,它位于内陆腹地,作为未来拥有整个大陆的庞大帝国,把首都定在中部,当然没有问题了。
至于靠近海洋,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巴西利亚……还在巴西的手里呢!”
朱大皇帝有点郁闷了,自己家的首都怎么能在别人的手里握着呢?
得,还得要打仗啊!
不过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内治啊!
毕竟,四年……大明只有四年的时间准备另一场盛宴啊!
盯着远处的河面,朱大皇帝的目光变得越来的深邃了……
……
1873年3月,大明帝国几乎不可阻挡的朝着战争的方向走去。
不过,对于普通人而言,他们仍然沉浸于这个太平盛世的之中。
确实,对于那些从充满战火与灾荒的华夏故土来到大明的华夏百姓而言,大明无论是本土还是殖民地,都是传说之中的“桃源”。
其实古今中外,那些文人学者们都会根据所谓的“历史”给自己杜撰一个“桃源”,杜撰一个“理想国”。
耶稣传教的时候告诉基督徒们世上有个“伊甸园”,嗯,那里是天堂,死了才能去。
而柏拉图则用一个《理想国》去描述他心中一个活人能去的理想之处。
而与之对应的是历代华夏先贤们臆想出来人民淳朴、礼乐王化的“三代之治”,在臆想的那片王道乐土不断被现实击溃时,又臆想出了避世的“桃源”。
总之,所有的想象最终,都可以归于简单的几句话,百姓安居乐业,饥者有其食,寒者有其衣,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如此,也就是太平盛世。
其实,华夏百姓是全天下最容易满足的百姓,他们可以多么轻易的被满足?
即便是在异族奴役下“吃糠喝稀”,那也是盛世的标准。红薯饭能吃到饱,就已经是小康之家了。
但是在大明,他们不仅能够吃饱,而且还能够吃好。甚至所有人每天都能吃到肉,要是他们愿意的话,牛肠、牛头皮、牛心之类牛杂之类的肉食,只要几分钱就可以买到几十斤,作为畜牧大国的大明,压根就
牛杂……也是肉啊!
因为其廉价,在大明的新移民营里,工厂之中,牛杂是最常见的食物,毕竟,无论是国家还是商人都是要考虑成本的。
就像移民营和工厂之中最常见的主食是土豆泥一样,之所以提供这些食物,就是因为廉价啊。
不过虽然廉价,但是当一勺红通通的牛杂萝卜菜倒在土豆泥上的时候,闻着喷香的饭食,金在南只觉得口水险些流了出来。
“大明,真不愧是天朝上国啊!”
感叹的之余,金在南立马坐到餐桌边扒拉起饭来,工厂的餐厅之中,所有的工人都和他一样,不停的吃着饭。
所有的工厂都一样,午餐时间只有半个小时,如果吃的快的话,他们还有时间围在一起聊上一会天,抽上几口烟。
正当金在南三下五除二的快要吃完饭的时候,那边有人喊道。
“高丽佬,”
听着声音,金在南连忙站起身,毕恭毕敬的鞠躬道。
“啊,陈大哥!您请坐。”
金在南是朝鲜人,六年前,迫于生计,他和同族从朝鲜偷越过鸭绿江,原本想在辽东那边开荒种田,不曾想却被大清官府给撵的只能在庄子里做工为生,两年前碰到陈升,随他回山东老家后,一起乘船来了大明。
大明,即便是金在南只读过几年私熟,可却也知道大明对朝鲜的三造之恩,当然也知道,老师和先生们念念不忘的“大明天朝”早就沦到满清夷狄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