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舆论的制高点(第2/2页)

“就是你不去夺去,敌人就会夺取的东西,我们的肤色我们的文明,决定了我们注定和西洋人尿不到一个壶里,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争取舆论的控制权,然后如实报道也好,歪曲事实也罢,只要我们能够把他们打造成一群野蛮人……”

想了想,朱先海说道。

“比如说土耳其人,原本土耳其人在欧洲就是野蛮人的代名词,可俄国人却压根就没有想到利用舆论争取对自己更有利的局面,结果呢?”

提到俄国的“土俄战争”中的愚蠢行为,朱先海的语气中充满了讽刺。

“他们——正教徒对土耳其的进攻,居然被英国、法国给打了回去,尽管这是国际形势的使然,但是从一开始,俄国就失去了舆论控制权,英国、法国两国政府把他们称为‘野蛮的入侵者’,而土耳其呢?是被迫应战,这就是舆论!如果一开始,俄国人就把自己打造成为‘土耳其残酷统治下的基督徒解救者’,两国即便是想要插手,也要考虑滔滔民意。”

舆论的控制权是什么?

甚至可能直接左右战争的胜利,这也是为什么朱先海会提前布局舆论,而且在这场战争中,巧妙的把自己伪装起来的原因,说白了就是为争夺道义上的致高点。

这一点,甲午战争中的日本人做的就非常好,甚至他们可以通过贿赂、收买等各种方式,让《泰晤士报》发表文章证明,日本偷袭英籍清国运兵船是正确的,合理的,而不是什么海盗行径。甚至就连旅顺大屠杀,也被欧美舆论直接无礼。

作为华夏人,对此朱先海当然恨不得食其骨,但是另一方面,却不是不承认他们的舆论攻势有效,而反观“我鞑清”的国际舆论参与就是一个大写出的“0”。

“大帅,现在舆论对我们是有利的,发生在亚佩松的冲突,进一步证明了南华‘文明保护者’的身份,不过……”

左宗堂看着大帅说道。

“咱们从开始占据道义致高点,到现在很有可能会成为咱们的负担,毕竟,我们最终是要吞并整个阿根廷,这个吞并行为,又该如何解释呢?”

面对左宗堂的问题,朱先海先是一愣,然后哈哈大笑道。

“解释?解释什么?”

“吞并阿根廷的理由吧!”

“理由?”

打量着左宗堂,朱先海有点儿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季高,这让我怎么说你呢?不说你到欧洲考察那么长时间,他们是怎么定义‘文明’与‘野蛮’吧,就说史书上写着的,就是满清自己的写的史书,满清入关的时候,他们是怎么解释他们入关的呢?他们肯定不是说什么?‘我大清野蛮征服文明’,他们是怎么说的?不是‘报先皇之仇嘛’,不是顺应天命嘛!我们……”

顿了顿,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布城,朱先海的语气变得低沉且充满力量。

“我们来到这里,绝不是为了占领这片土地,而为了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沐浴文明之光!”

“当然,为了证明我们才是‘文明之光’,我们还是要加以解释的,嗯,顺应民意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