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练手之地(第2/3页)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们,自然也是分不清其中的真假。
只觉得陈舟既然已经在CERN开始高能物理的实验,加入了CERN的课题组,那必然是选择了CERN。
所以,他们跟着那些由付海天等人投递资料的自媒体们,开始调转枪头,重新对准了陈舟。
怎么说呢,这件事持续至今,在陈舟自己看来,他始终像是局外人一样。
毕竟他,从头到尾都没说过一句话。
这些企图搞臭他的舆论,完全就像跳梁小丑一般。
事实上,对陈舟而言,真正的选择权,本身就在他自己手中。
管他外界说什么呢,他只要选择了回去。
那么,所有的舆论,都将烟消云散。
陈舟是这样想的,燕京大学也相信陈舟是会回来的。
但是,此刻正在科技部门,整理材料的李振邦,他的表情却有些复杂。
本来他以为,借着老领导的手,发公告,足以平息这场从头到尾的闹剧。
却没想到,舆论背后之人的顽强,是超过他的想象的。
微微皱了皱眉头,李振邦嘴角一咧,轻声笑道:“越来越有意思了,我倒有看看,你们有多大能耐……”
有着老领导撑腰的李振邦,随即开始部署相应的舆论导向。
这要是真让这帮人得逞,那也就彻底完了。
远在CERN的陈舟,此刻也开始正式进入了状态。
中微子是奇特的粒子,他们既没有电荷,也没有磁矩,是较为稳定的粒子。
虽然中微子和物质的相互作用非常微弱,但中微子的数量,却一点也不少。
就目前的了解,已经知道有三种中微子。
分别是和电子相联系的电子中微子Ve,和μ子相联系的μ子中微子Vμ,和τ子相联系的τ子中微子Vτ,以及它们各自的反粒子。
只不过,除此之外,到底还有多少种中微子,是人们所不了解的。
中微子的一个性质是它们的静质量。
理论上,中微子的静质量可能不等于0,而有一定的值。
但实验上,只知道中微子质量的上限值,却还没有人能准确地测出中微子质量的值。
举个例子,电子中微子,只有一个实验组给出了质量不等于0的结果。
而其他实验组,都只给出它们质量的上限值。
因此,由于结果的不一致,关于中微子质量的定论,始终没有。
而近年来,人们对于是否存在重中微子的问题,有许多猜测和议论。
许多物理学家认为在弱相互作用中出现的中微子,包括参与原子核β衰变的电子中微子和伴随μ子衰变的μ子中微子,实际上都是一种称为轻中微子的V1,和另一种称为重中微子的V2的混合。
V1值得就是它们的质量很小,接近于0。
V2则是指它们质量较大。
而这种轻中微子和重中微子混合的这种假象,正成为当前物理学家们活跃研究的课题。
如果确实存在这种混合,那么怎样用实验直接证实它呢?
答案正是测量和分析原子核β衰变和β射线能谱。
此外,轻中微子和重中微子的混合,会引起中微子振荡现象。
也就是弱相互作用中微子的性质,会在传播过程中发生振荡式的变化。
根据以往的实验来看,原子核β衰变发生的β射线,具有连续的能谱。
把能谱中β射线的强度,作一函数变换后,对β射线的能量进行苟里标绘,会得到一条直线。
但是,如果在β衰变中,存在轻中微子和重中微子的混合,而且发生β衰变的原子核,能量足以发生重中微子。
那么,β能谱将包括发射轻中微子成分的能谱,和发生重中微子成分的能谱两部分。
根据轻中微子和重中微子的混合百分比,也就是混合强度,这两部分的能谱各占一定比例。
就会造成,由于总的β能谱是两部分的叠加,这是苟里标绘,就不再是一条直线了。
这就是说,如果存在轻中微子和重中微子的混合,β能谱在相应于发生重中微子的能量处,苟里标绘上,将会出现一个转折。
因此,测量和分析β能谱的形状,就可以发现重中微子的存在。
此外,可以由这个转折出现的能区,确定重中微子的质量,由这个转折的大小,确定重中微子混合的程度。
最早在1985年,加拿大实验物理学家辛普森用测量和分析氚原子核β能谱的方法,来寻找重中微子。
通过这次的实验,辛普森宣布,在氚的β衰变中,发现了质量为17.1keV/c2的重中微子,其混合强度为3%。
辛普森随后于哈佛大学进行了该项实验的报告会。
也引起了到会物理学家们很大的兴趣。
只是,辛普森的实验,有许多细节问题,是解释不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