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两个契丹人

腊月二十,滑哥府上来了一位客人。

“迭里特,你这几年,可立了不少功劳啊。”滑哥令妻子花姑出来相见,亲自烹茶,招待客人。

来者是耶律迭里特,辖底之子,原来在奉国军,掌管一指挥的兵马。建极十四年的时候,因为击鞑靼有功,就被圣人赏赐。

十五年再击鞑靼,后随征西域,屡立战功。

不过,奉国军可能都不一定能保全建制了,迭里特何去何从,很难说。

最近有风声传出,因为功劳不小,迭里特被圣人赐名“耶律永贞”,极大可能进入禁军,这也是滑哥热情招待他的重要原因——并不仅仅出于“同乡”之谊。

“你也不错啊,畿县令。”耶律永贞说道:“再往上走,就是上州佐官。如果立些功劳,下州刺史也不是遥不可及。”

永贞的话意有所指,滑哥听了一惊,反问道:“你听到什么了?”

“滑哥,何必如此?”耶律永贞笑道:“你我都是耶律氏的人,你能知道的,我就不能知道?阿保机那边有人南下投你了吧?”

耶律滑哥怔了怔,突然挤出了点笑容,道:“是有人来找我。跟着阿保机,日子那叫一个难熬。想要弃暗投明,也是寻常之事吧?”

“嗯。”耶律永贞点了点头,道:“咱们契丹八部,在大夏混出模样的不多,也就你我、阿古只、萧敌鲁等寥寥数人罢了。阿保机底下的人来找你,你也别害怕,这是在帮他们。”

“我怕什么?”既然话说开了,滑哥也不藏着掖着了,道:“朝廷已经知晓此事,嘱我暗中拉拢更多的人,寻到阿保机的牧地,突袭之。”

其实,阿保机的大致活动范围,朝廷还是知道的。但“大致”没有用啊,草原广阔,动辄数千里路,寻人如同大海捞针一般。更别说人家还在游牧之中,草场是经常变动的,若非阿保机在北边击败并吞并了几个小部落,同时联络室韦,屡次寇边,朝廷还不好抓住他的马脚。

此番太子东巡,王师于大鲜卑山击败契丹,斩首三千余级,让阿保机结结实实吃了个闷亏。

几年下来,斩杀的阿保机部契丹兵大概也有两三万人了。他当年带走的契丹八部人口不过二十多万,即便后来吞并了部分鞑靼人、乌古人,去北边之后又吞并小部落,实力有所增强,但屡战屡败之下,定然也有人弃他而去。

三千精壮,对他而言也不是什么小损失了。接下来如果能精准侦悉他的位置,在那个摇摇欲坠的破房子上狠狠踹一脚,定然能让他苦心经营的部落联盟四分五裂乃至灰飞烟灭。

阿保机如果知机,这会就该跑。

随着漠北三城的建城,理蕃院、北衙对草原的掌控力日渐深入,原本有摇摆的部落,或许渐渐就会倾向朝廷,阿保机的活动范围又要被大大限制,败亡是必然的。

何必呢?何苦呢?滑哥不能理解。

“阿保机若败亡,朝廷在北边最后一个敌人也没了。”耶律永贞说这话时微微有些惆怅。

唐玄宗时,契丹大贺氏联盟也被打得灰飞烟灭,最后收拾余烬,建立遥辇氏联盟,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慢慢壮大。

阿保机,还能有这个机会吗?

契丹,是不是永远地消亡了?就像草原上旋起旋灭的无数部落一样?

“其实阿保机败不败,都无所谓了。”滑哥认真地说道:“前些时日我去门下侍郎王公府上赴宴,遇到了很多人。如今的大夏,蒸蒸日上,朝堂之内,即便政见不同,也多是在干实事的。这个朝廷,国祚或很长。”

“我也有所耳闻,无病呻吟罢了。”耶律永贞哈哈一笑,道:“太子此番东巡,大胜而归。我听军中议论,都觉得太子还是知兵的。当年打李茂贞等人,太子冲锋陷阵,骁勇难敌,终获全胜,武夫们都觉得不错。”

“那我就放心了。”耶律滑哥笑了笑,道:“武夫能认太子,这天下就稳了。”

“其实我刚来中原那会,可是大开眼界来着。武夫们居然比草原牧人还要跋扈,还要凶悍。”耶律永贞笑道:“结果有人告诉我,再早二十年,更跋扈,哈哈。而今又十年过去了,军中其实老实多了。太子再镇一辈人,也就差不多了。”

“你这么一说,我可更有干劲了。”花姑适时端上来了茶水,滑哥亲自端了一碗给耶律永贞,道:“你我已经富贵在身,就盼着新朝好了。契丹部落里的那些日子,我是不想过了。即便是一部夷离堇,也比不上京兆府一县令。以前不知道,还窝在草原上傻乐,现在过上了好日子,再不愿回去了。我最怕的就是这个新朝散架,听你说太子能力尚可,那便不担心了,好好往上爬,比什么都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