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锦绣堆52(第2/3页)

这一出戏的布局却早在她获得自由之前。

所以,他是真的很好奇,千头万绪她不仅不乱还草绳灰线,在信王身上,她要怎么做呢?是不是也早就埋下了暗线?

寄娘拿出一个戏本子:“你看这个如何?”

施牧接过细看,发现是一戏本子,这部戏是个喜剧,讲的是某朝某代的某个草包王爷,上战场,在战场上笑料百出的故事,故事结尾还甚是出人意料,前面的草包突然变精明,砍了真将军,占了大功劳,大摇大摆回京封功领赏了。

前面观众将王爷当傻子,笑得拍桌拍大腿,笑到最后,一下子被人掐住了脖子似的,从脊椎骨泛凉。

施牧看着一句句精妙的唱词,几乎将每个人物展现得活灵活现,他又感慨又痛心,揽下此事:“交给我,我去让戏班子排戏。”

“不必了,此事我更合适。”萧国公大步进来,抽走戏本子一边看一边说:“我在家躺了十几年,每日不是看戏就是逗鸟,京城的戏班子我都熟,这出好戏,我让他们都排上,立刻各府演出,最后演到信王府去,如何?”

施牧握了握空空的手掌,没法反驳,看向寄娘。

寄娘点头:“有劳表兄了。”

萧国公看向戏本子落款:“十八层?”

寄娘:“十八层地府出来讨债的人,信王一看就明白。”

萧国公笑了一声:“你是要吓破他的胆。”

没几日,皇家密事传得风言风语的京城突然又因为一场新戏轰动起来。

实在是日子太苦,大家都想看点高兴的,听说是一场十分好笑的喜剧,许多人家都忍不住喊了戏班子上门唱戏。知情的看了戏心中有揣测,不知情的看得哈哈大笑又脊背生寒。

断了腿骨的信王在家十分无聊,听说京城风靡一部新的滑稽戏,就立刻让人上门唱一场。

唱到一半,他就泼了面前的碗碗筷筷,眼前又仿佛出现那些早就化为白骨的人,站在他面前对着他指指点点嘻嘻哈哈各种取笑。

“谁排的戏!?谁排的,啊?”

“回……回王爷……是个不出名的新人……叫‘十八层’……”

“十八层!”信王脸色一青,大白天只觉得浑身发寒。

“装神弄鬼,给本王将人抓来!”

信王的恼羞成怒出乎满京城意料,所有人都不明白,信王为什么突然发疯全城捉拿“十八层”一个排戏的人。但很快大家就联想到了十八层写的唯一一部滑稽戏,那个草包王爷……

寄娘真是没想到信王会如此配合,不过看了半场戏就发疯了,她手中好几套继续刺激他的方案都没用上:“原来这编戏本子如此神用,倒让我也想给陛下万岁来一出好戏了。”

施牧哼着那几句经典的曲儿,闻言笑:“好啊,我给无灸ツ,无拘聪繁咀佣际瞧娌牛好多词让人念着口齿生香。”

信王在京城发疯,他们在京郊给皇帝陛下编戏曲。

有御史看不下去了,大朝会上参了信王一本,直接说他行事疯癫,难免让人以为是被一个小小戏本子戳中心虚之事,请陛下下旨斥责阻止。

皇帝看着一个个站出来附议的大臣,突然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满朝文武,能干的官员的确多了,但是不听话没眼色还敢顶撞自己的官员也多了,剩下左右丞相却是两个人精,不是他能随意掌控的主儿。

然而越阻止信王,信王越觉得一定是有人针对他,他第一怀疑的就是当年残留的赵家旧部。

于是他直接去兵部翻名册,誓要找出暗中之人,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模样。

信王行事极其霸道,兵部尚书看着被强行翻阅的档案气得找皇帝告状,皇帝倒是希望信王发疯有结果,他自己最近也心慌意乱预感不祥,因此并无反应。

兵部尚书无奈,只好派官员跟在信王身后,他翻乱什么,小官就整理回去。

信王曾经在赵建炎的部队里,虽然贪生怕死却认识很多人,他又是所有事件的亲历者,连作假的档案他都参与了,所以他找东西那是有的放矢。

自然,跟在他身后的人也精准地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当年所谓被贪污的军饷去哪了?名册账本都有了眉目。

信王才走两日,兵部尚书上奏了整理档案库发现的惊天秘事。

当年赵建炎虚设人头贪污军饷的事,居然有蹊跷!证据是,信王翻出来的那些名册,兵部整理时发现,都有被人重新誊抄的痕迹,这些人头虽然和当年案件是对上了,但是和最早征兵登记的名册却对不上,所有人员都被打乱了,本该是赵建炎军队的人,很多被莫名编入其他军队。比如赵建炎某一支队有百人,造假后被改成一百人,两百人被移到魏南军名册里。当年因此定罪赵建炎吃空饷,还将本该他们百人的军饷,划了分之二给魏南军,“拨乱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