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无忧药房16(第2/3页)

他没说的是,他也不喜欢那个地方,因为在那里造型室的最里头,爸爸打了妈妈很多次。

宋秋暖觉得那个男人有病,但想到造型室开在华耀酒店大楼里,酒店这种地方在固定思维里总会让人想入非非,难道这男人是觉得老婆的造型室有其他业务?

这酒店大楼还有各种餐饮店、服装店、奢侈品店呢,这种怀疑太搞笑了吧。

吃着轩轩母子的蛋糕,宋秋暖把那个男人腿断的事情彻底抛在了脑后,赵舒雅把儿子看得无比重要,不会做出过分的事情,这狗男人吃点苦头也是活该。

吃完一个蛋糕,手机响了起来。

是宋秋暖不久前联系过的慈仁大药房老板。

慈仁大药房是个连锁店,大街小巷都有他的身影,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加盟的形式开立的。也就是说,中山西路这家慈仁大药房,真正的主人是个个体户。

宋秋暖的无忧药房开业后,慈仁大药房不可避免地收到了影响,虽然她的空间神不知鬼不觉地调整了各处摄像头,让这个店面长期处于监控盲区,但是慈仁药房里的人却不是监控,她们天天在药房里工作,日复一日,总会看到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除了进出无忧药房的人,还有不可置信的客人再三在药房门口做实验,更甚者,跑进慈仁大药房询问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短短半年,慈仁大药房的药师便从不明所以到心惊胆战,再到后来,深深觉得这地方不干净,宁可辞职也干不下去了。

这种影响不仅针对天天在此工作的药师店员,还辐射到了客人们身上,这种鬼怪灵异的故事最容易散播,有人说慈仁大药房不干净,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被经常上门的客人们听说了。

慈仁大药房的客流量也大幅下降。

于是,就有了宋秋暖前不久看到店铺转让的事情。

中山西路的店面租金非常昂贵,如果客流量太低,经营者很难撑下去,这家药房的老板不是大富大贵的人,药房开在这种商业街本就没有居民区赚钱,原本还能小赚一些,如今是彻底赔本,他快刀斩乱麻,果断转让店铺。

宋秋暖不是唯一一个联系他的人,但她是唯一一个听上去仿佛人傻钱多的。

她想盘下整个药店,就是说连他手里的加盟合同也愿意接手,然后店铺转让的价格并没有丝毫压价,尽管有“不干净”的传言,她仍愿意原价购买。

这位老板是个比较实诚的,对她说了一句:“我要是能继续在这里开药店,就不会转卖了。”所以你这样原模原样买回去,肯定是赔钱啊!

宋秋暖感谢了他的提醒,却没有改变主意的打算,只问他卖不卖。

她不傻,不压价不过是因为这家店面临关门的原因在于她,她不能影响了别人生意还从人身上扒一层皮。

既然提醒了也仍旧想要犯傻,药房老板哪里愿意放弃这么个大肥鱼,立刻答应:卖!

宋秋暖这半年赚了不少钱,但是想盘下慈仁大药房还是有些紧巴巴,更不用说原价盘下。好在李v栋教授半生积蓄有两百多万,瞬间到账后,宋秋暖便手头宽裕了。

盘下慈仁大药房后,宋秋暖却没有如原老板以为的那样继续开药房――买下药房一切不过是她想赔偿对方损失而已,如今店铺到手,她把加盟合同放置一边,转卖处理了药品库存,把药房改造成了一家无人二十四小时便利店。

有防盗标签,有自动报警器,有自动结账机,一切都是高科技,监控自动连在宋秋暖手机上,便利店大门全年挂着帘子,设计得一眼看不见内部,从此以后,这便利店无论有没有人进出,都很难被发现异样。

别说,这闹市的店铺被改成二十四小时便利店后,生意反而好了几倍,无论白天黑夜,都有人进进出出。

于是,原本只是进来买零食的客人,也会误打误撞进了无忧药房。

宋秋暖以前像个卖假药的,现在像个神棍,对着一脸茫然的客人深沉状:既然你进来了,我觉得你可能需要我这里的药。

颜清在识海里笑得打跌。

这天,店里来了一个十多岁的小女孩,手里拿着一个长条,写着密密麻麻的笔记,都是每个人的喜好饮料和零食,她第一次是跑进便利店,买了一大包,艰难地提着走了;没过多久又第二次上门,对着笔记又在货柜间来去穿梭,结果付款的时候余额不足,急得快要哭了。

无人便利店没人解决顾客这类烦恼,小女孩不敢耽误后面的客人,垂着头往外走,走出门没多久,又突然扭头跑回来,一心急,一脚绊在了台阶上,整个人摔进了门帘里。

“欢迎光临。”

宋秋暖抬眼看向门口,什么都没看到,视线往下一落,第一次看到了五体投地进门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