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三章 张圣人的天团(第3/3页)

朝廷太常寺的官员终于到了。

与太常寺官员一起到来的还有一位中官和一位礼部官员。

太常寺官员到场,带来的是管理天下宗教的太常寺准许在灵渠边设庙祭奠,将四贤祠升格为四贤庙的政令。

礼部官员是专门为了追封而来的,秦时主持修建灵渠的禄是有大功劳的,可是由于秦朝灭亡的太快,导致他的功劳并没有得到当时朝廷和后来朝廷的重视。

到了现在,对于禄的称呼大多是监禄或者史禄,连一个姓氏都没有。

所以张鉊特意下诏赐禄国姓张,称张禄,追封灵国公,追赠谥号惠,取泽及万世曰惠之意。

而中官带来的,是一尊清源妙道二郎显圣真君金(铜)像,这神像的样貌像谁,代指的是谁,所有人自然门清。

张鉊不愿六法宗在中原传播,同时也跟铁鞋老道马希振有过约定,在湖南、岭南等地,要多多褒扬道家。

这当然没问题,反正我张圣人已经卡住了二郎神这个大咖位,按道家的叙事来,张鉊也不亏。

得到了朝廷准许建立四贤庙的政令,又看见皇帝追封赐姓还给谥号,桂林府的百姓都异常的欢欣雀跃。

四贤祠中的四人,特别是极大可能就是桂林人的禄,得到了皇帝的如此嘉许,在一瞬间,就把他们和朝廷的关系给拉进了。

随后中官还宣布,皇帝知道桂林府九县以及融州和全州府的百姓辛苦了,因此决定免除此前从马楚开始时,这两府一州百姓的积欠。

并免除他们五年的徭役和劳役,今日的庆功酒席,也是皇帝发内帑宴请他们。

消息一出,万岁的欢呼声响彻天地,百姓们想着这是皇帝请他们吃酒,那是激动的都差当场打摆子了。

嗯,我张皇帝还是老样子,最擅长用小恩小惠收买人心。

酒宴之中,张烈成看了好几眼远处的中官,这个他是认识的,尚宝监的掌司,姓周。

原本他在东京的时候,这位掌司对他不说巴结,那也是毕恭毕敬的,隔老远就在称呼张公。

但是现在,明明看见了竟然也不上来哪怕打个招呼。

“看来大人还是在生我的气啊!”这几年颇受苦楚,已经变得又黑又瘦的张烈成叹息了一声,端着酒碗走到了张昭骏面前。

“五叔,现在民心归附,慕容二郎的东征基本结束,钱粮也不缺了,咱们是不是就要准备南下兴王府?”

张昭骏看了张烈成一眼,心里知道他急着想要立功表现求得张鉊的原谅,但很明显,他这位侄子还没有磨炼到位,心气还是很浮躁。

轻轻抿了一小口碗中之酒,张昭骏摇了摇头,“现在还不是时候,汉国虽然军力不强,但内部还算稳定,刘晟虽然残暴但驭下有方,杀兄杀敌却未滥杀百姓。

我军虽强,可刚刚疏通灵渠,上下疲惫,朝廷派军远来,一时间也不能适应此地湿热,所以还不是攻打他们的时候。”

张昭骏可不是在推脱,而是事实就是如此。

历史上北宋伐南汉轻易无比,那是因为刘晟死后继位的刘鋹,这位爷哪怕就是放到几千年历史上的昏君中,仍然要算重量级,是一群王八蛋中也非常闪耀的那颗类人群猩。

此君最奇葩的政策就是他认为大臣有家小,因此就会产生私心,远不如无儿无女没有生育能力的宦官可靠。

于是下令,只要想到朝堂当官,就必须要净身为太监,著名的太监王朝就是在他手里形成的。

至于其他的残暴滥杀,喜欢装扮成海盗出海打劫,或者打劫商人不成功就亲率军队打劫自己臣民等事,在他组成太监王朝的牛皮脑洞面前,都只能算是小儿科。

正是在这位重量级的统治下,南汉上下离心离德,国内民不聊生。

此时尚有二十万户,一百三十余万百姓的南汉,到刘鋹末期,反而只剩下了十七万户,一百万人都不足了。

这种情况下,北宋伐南汉,几乎是南汉全国都抢着当带路党,潘美只用了一战,就轻松打垮了南汉的禁军六军十二卫。

而此时,刘晟虽然残暴,但手段并不差,在他治理下,南汉百姓也还过得下去。

甚至可以说因为海贸的兴盛,至少珠三角地区的百姓还过的很不错。

这样的国家,想靠两三万人就去攻灭,确实只能说在做梦。

张烈成失望的离开,张昭骏却看着他的背影叹了口气。

张烈成还是没活明白,还是没看明白他为什么会到这个地步,这并不是功劳大小的原因,而是在于他的心。

如果到了攻灭汉国,张烈成还想不明白的话,他一辈子就不会得到天子的原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