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饭桶与脸面(第2/3页)

其与工部侍郎,农学家韩鄂以及韩鄂之子,也是著名农学家,工部屯田郎中韩成一起,在关中兴修水利,推广新式套种之法。

并按照张鉊要求,在关中复耕因战乱荒废之田,又禁止滥砍滥伐和围河、湖造田,保持了一定的生态环境。

特别是在凤翔府,李从照很能体会上意的,强塞了一个专门讲怎么给牲畜治病和繁育的学院进州学之中,现在每年甚至能稳定向外输出几十位合格兽医了。

而得益于李从照和韩鄂常年在关中督促,关中地区的生产得到了极大的恢复。

关中的农学博士遍布各乡里,起到的作用甚至比河西、陇右的农学博士作用还大,为天下之冠。

有这样的能力,别说他曾经背刺过张鉊,到头却偷鸡不成蚀把米,就算真的背刺成功了,张鉊也能毫不犹豫的原谅他。

李从照跟张鉊说了几句话,随后就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奏疏,然后希冀的看着张鉊说道。

“这是臣承平章曹公之命,统计的关中户口和田亩。”

张鉊接过奏疏但没有去看,而是看着李从照笑道:“只看卿的神色,就知道一定是有喜报,朕就不看了,你且说来。”

李从照脸上笑意更甚了,他略微提高声音说道:“自圣天子入关中戡平胡乱以来,臣等奉圣人旨意,在关中行省与民休息、奖励耕织。

今关中行省已有户三十七万,口二百零四万七千,耕地一千一百七十余万亩。”

此时张周的关中行省是不等于后世陕西省的,比起后世的陕西,关中行省陕南只有上洛府也就是商洛市,其余汉中在四川,安康在湖北。

陕北则一半属于宁夏行省,剩下的一大半属于朔方行省,关中行省只有少数一两个县甚至乡镇。

当然也有增加的地方,后世属于甘肃的平凉和庆阳两市,属于宁夏的固原市,是归属关中行省的。

张鉊长长松了口气,从数据上来看,人均有五亩多一点,关中人终于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

要知道一家子中,假使有六口人的话,孩童和老人怎么也也有三口左右,他们是吃不完五亩多地之产出的,别提还有狩猎、鱼获和养殖的填补。

更别提关中行省基本就是在关中,这里只要水利设施跟得上,可不是那种收不到几个粮食的边荒。

人均五亩地,哪怕就是当下,也能让一家过上不错日子了。

当然,这些地不可能是都均下去了的,有些人家可能有几百亩,有些人家可能一人一亩都不一定够。

但相应的,也不是所有人都是纯农业人口。

不管怎么说,关中的粮食自给自足问题,暂时是有保障的。

这对于张鉊来说,算是非常好的消息了。

因为他是打着兴复大唐旗号定鼎天下的,没入主中原之前,还多次在关中施恩,这让关中人对张鉊非常有好感。

更加上张鉊曾祖父张义潮在长安生活了十几年,最后也是葬在咸阳的。

许多关中人因此直接认为张鉊的籍贯应该跟着曾祖走,是个地道的关中娃。

反正不管别人怎么说,关中人就是认为张圣人是关中人。

有了这样的民意基础,关中实际上就是张鉊的下限。

有了稳固的关中,加上基本盘河西与陇右,就算出了大问题,张周还是能以一个大号版强秦的姿态出现。

就算他如郭荣那般突然英年早逝,曹延禧也能保着张贤景退到关中避祸。

甚至格局大一点,直接让慕容信长或者张贤存继位,然后继续以关中、河西、陇右为基本盘,也不至于会立刻身死国灭。

“这都是尔等的大功劳啊!”张鉊真心实意的赞叹一声。

在他入中原的时候,关中实际上只剩下了不到一百三十万人,耕地也就是三四百万亩的样子。

这不过短短三四年间,关中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人口的增长虽然有回流和张鉊安置河西功臣的原因,但耕地增加了六七百万亩,那就是实打实的功劳了。

当然田亩增加的如此恐怖,也是因为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复耕或者抄没大族隐没的田亩。

可是换个人来,别说复耕这种照样要投入极大精力的事情,就是把大族隐没财产挖出来,一般人也办不到。

加上还要建设与之配套的水利设施等,曹元忠、李从照、韩鄂、韩成等人付出了多少心血,简直难以想象。

突然,张鉊猛地想到张贤存的一后二妃中,最后一个名额该给谁了。

现在张贤存有了李嗣源的幼女永安公主为他拉拢不得志的代北、河东武人去平定大理国。

有安叔千的女儿来驱动安叔千等人,为他在中原金融市场上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