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霸气侧漏张圣人(第5/6页)

方又驱逐胡虏,得天下万民拥戴,大朝宗室、后朝宗室,皆称吾德,更使大朝二十四帝祭祀不断,得以血食,是以继承法统,再兴中国。

夫石晋,卖国求荣何德之有?岂有神器?再敢妄言,白刃不饶!

念尔年老,且回江宁告诉李璟,某为结束乱世,再兴中国而来。

他若真是大朝苗裔,就该交出淮南、江南三十五州,吾当以弟视之,朝廷爵位、官禄由他挑选,惶惶青史,也必有他一席之地。

若是想要负隅顽抗,我十万铁骑,旦夕之间必破江宁,到时候悔之晚矣!”

周宗这是真被吓着了,不单是我张圣人霸气侧漏,这番话更让周宗知道,张昭可是与此前中原诸帝不一样。

别人是冲着皇位去,而他张昭,是要一统寰宇的。

张昭说完,就要让人把周宗给架出去。

冯延鲁心里百回千转,眼前的绍明皇帝完美契合了他心中的圣君形象。

既有周公吐哺的礼贤下士,又有秦皇汉武的霸气侧漏,还能有大朝太宗文皇帝那样将无敌之师而扫平天下的决心和能力。

在这一刻,冯延鲁心里奉唐国为正朔的想法,裂开了一条巨大的裂缝。

因为吸引一个儒家文人的,除了礼贤下士,还有大一统,还有致君尧舜上。

这三样,冯延鲁都在张昭身上看到了,这一刻,他的立场,忽然站到了张昭这边,于是眼界立刻就开阔起来了。

他猛然间抢在他和周宗被架出去之间,以头抢地大喊。

“外臣泣血叩请陛下三思,陛下既有大志,然天下未定,刘知远居于河东,契丹窃据幽云,方为陛下大患。

而我吴国无有铁骑,只愿安于南国,今陛下不先灭强敌、收复燕云,反而劳师远征江南之地,臣为陛下所不取也。”

这才有点意思,张昭立刻挥手制止了侍卫们把他们两架出去的举动。

随后张圣人做了个强忍怒气的样子,因为按照正常的帝王来说,此时肯定是被激怒了的。

“安于南国?吾可没看出来李璟愿意安于南国,他的野心可不小!

若不是其先发难,孤又怎么会南征?但如今既然已经南来,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某誓要生擒之!”

冯延鲁一看张昭蛮横又坚定的态度,心里反而是一喜。

真要打过江去,绝对不会对他说这么多,恐怕是生怕他们泄密,一个字也不多说,悄悄就过江了。

现在这么说,恰恰印证的了他的猜想是没错的。

站在周国的立场下,现在中原四周危机四伏,河南、河北的水旱蝗三灾刚有所减轻,此时绝对不是立刻动手攻到江宁的时候,于是冯延鲁再次叩首恳求。

“我主出兵确实欠缺考虑,但是如今被上国打杀了十万精锐,早已受到惩戒。

方今陛下若是拿下楚州,还可以说是小惩大诫,但得了东都,还要过江攻打西都,岂不成了窃一羊而以命相偿?

况且自杨忠武王定鼎江南以来,百姓多仰仗得安宁。

等到我主烈祖奠定基业,恩惠播于鄂、黄、蕲、江、洪、宣、润诸州,士民都感于恩义而愿效死力,江北虽然大败,江南还有数万精锐。

反观陛下,虽有铁骑无敌,但渡河舟船不足,水军尚未练成,真要渡江,胜败还未可知,是以外臣恳求陛下收兵。

而且陛下以驱逐北虏为大义,但幽云尚在胡虏之手,就燃战火于南国,其义有损也!”

说的很有道理,张昭倒是高看了冯延鲁一眼。

作为南唐著名五鬼之首冯延巳的弟弟,只凭现在来看,人品、才华和眼界,似乎都很不错啊!

张圣人再次装出了考虑的样子,不过有些话,他不便说出来。

因为这会彻底暴露他的心思,这就相当于在谈判中,将底牌彻底暴露。

每到这个时候,就是慕容信长表演的时候到了,好大儿对于这个,那可是门清。

眼见张昭不说话,似乎在深思熟虑,慕容信长冷哼一声。

“冯学士好一张利嘴,照你这么说,我十万将士舍生忘死,催筋折骨打下来的江北之地,还要拱手交还咯?

这扬州左近如此富庶,岂有拱手送人之理?”

冯延鲁一听,心中更加笃定自己的判断,而跪伏在地上的周宗一见张昭还在沉吟,也知道这绍明皇帝很可能被冯延鲁的话给‘打动’了。

只是他在心里哀叹一声,这慕容白袍只提到了江北,而没有说淮南的楚州和海州等,看起来,周国的底线,就是吃掉淮南了。

可是,没了楚州这个门户,纵然要回了江北,也防不住下一次啊!

不过,这个念头将起,周宗却又颓然委顿了下去。

想什么呢?能拿回江北就是万幸了,没了楚州,还可以在寿州、滁州和天长组织防御,而且他已经念过花甲,还能活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