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2/2页)

严融之不紧不慢地介绍:“内人。”

锦袍男人恍然,他们不知道严家的当家人成了亲,且还把人带在身边。

生意场把内人带上门的,可见其受重视的程度,另外,这也严融之是给他们引荐认识的一个机会。

大厅设宴,原本请来歌舞姬前来助兴,此刻全部临时撤下。

在厅里的几名商户皆穿华服,纷纷迎上前,笑道:“可算有机会见着严当家,果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说完又把目光投向旁边秀气漂亮的少年,称赞的话犹如江水连绵,滔滔不绝。

林殊文有些不自在,稍做回应,很快被严融之安排在席位上。

严融之叮嘱他:“想吃什么随意吃,其他不用理会。”

又摸了摸他怀里的手炉,还热着就没差人换个新的。

边上席位坐下的商户纷纷叹道:“严当家真是体贴入微啊。”

严融之入座,道:“他性子内敛,素日里就喜欢打磨一些木雕玩意。”

一听,边上的杨杭山就觉得机会来了,杨家正巧就是做木具买卖的,家用、首饰、木雕,这几样生意在南方做得都不错。

借此机会,杨杭山聊了些时下兴起的木雕,谈起哪边的客人平日喜好,林殊文专注倾听,心觉自己似乎领悟到一些东西。

席间严融之偶尔与商户交谈,听他们谈起各自名下的生意状况,小酌两三杯,觉察少年瞥来的视线,无声一笑,吩咐人把酒换成茶水。

林殊文不懂生意上的事,散场时都快听得入睡了。

午时前他跟着严融之离开,上车靠在对方怀里眯了会儿双眼,忽然说道:“等日后挣了钱,我也想在城里开铺子做买卖。”

林殊文方才虽然听不明白生意上的事情,但杨家做的生意他理解几分。

想起自己有门手艺,待时间一长,学得更多,就在城里开间铺子卖,以后的东西不用时时交给朱掌柜,差价和客源都让朱掌柜挣去了。

途中林殊文枕在严融之腿上睡觉,几时回到宅子,又什么时候被抱回寝屋都未察觉,临入夜才清醒。

他把挂在床架上的袄子穿起,弯腰穿鞋,站在门外视线越过书房的方向,见门开着,很快从回廊底下跑过去。

严融之对完几本账,揉了揉额头,瞥见门外晃动的影子,口吻带着几分浅笑:“怎么不进来。”

林殊文推开门缝挤入书房:“怕打扰你。”

他自觉走到案桌前,很快被对方揽在腿上坐下。

林殊文瞅瞅旁边还有一叠没看过的账,心想开春后严融之要看的账本实在太多,一茬一茬的送进屋,根本看不完。

严融之安静抱了会儿人,顺着他的目光一转,问:“对账本有兴趣?”

林殊文道:“我虽然识字,但不会看账。”

一忖,又问:“严融之,你……你能教我看么?倘若我也会,就能帮你分担一些了。”

生意上的事情如果林殊文不想接触,严融之不会勉强。可倘若他要学,严融之非但不阻拦,还会亲自教他。

事情就此定下,因为要学着接触严家的生意,年后没过几日林殊文就渐渐忙碌起来。

午前他窝在房内自己雕些小玩意,用过午饭睡一觉,之后就去书房听严融之给他介绍严家名下所拥有的地和生意的情况。

涉及太多,又不舍他累着,严融之要说的东西十天半月都讲不清楚。

除了记住这些,林殊文还要学看账目,比念书时更勤勉专注,一心想学更多,好替严融之分担。

他从账本悄悄抬头,轻揉双眼,忍不住感慨。

自己看这些账目就看得眼花缭乱,严融之每日要看好多本,当家做主真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