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入京(第2/2页)

陆昭此次修建未央宫,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大兴土木,营造宫室,本身就是人身控制的一种手段。如果此时能够发动一场战争,也能解决部分为题。但如今魏国内部承平,这把刀大概率会捅向魏国自己,开启新的内乱。

不过陆昭之所以敢这么做,也是因为南方仍有一个强大的楚国。但凡有人敢在长安掀桌子,搞起内战,不给这些生民活路,那么大家就一起灭亡。

当然,这些难民在建造宫宇之后也有出路,陆昭打算先将他们安置荆北。这些经历过集体生活和严格管理的人,一旦扎根荆州,也是给地方的一次强力输血。

陆昭看着眼前的幼弟,他虽已初长成,身高已与自己持平,但语气中仍不乏少年意气,因缓和道:“成者为王败者寇,战争的劳民伤财乃是工程之数倍,可是崔谅之乱、贺祎之乱还不是打的热热闹闹。既然百姓只求一顿包饭,一处安居之所,又何必拘泥于形式。至于劳民伤财,不过是政治打压的一种借口罢了。”

陆昭明日才正式去职,因此按照官阶和爵位,在禁中仍颇受礼重。陆微原本不过十六岁,仍未长成,此时跟在陆昭后面和小内侍没有什么区别。中途偶尔遇到的几人,也都纷纷驻足礼拜,偶然才会发现陆昭身后跟着的小弟。陆昭随后也逢人便主动引荐陆微,希望能用自己在职最后一日的威望,替他铺平一些道路。

待两人至司徒府,陆昭替弟弟整理了簪冠衣摆,谆谆叮嘱道:“司徒为人正直,老成谋国,你在府中任事要多学多思。人事纵有不靖,也无需站队,无需争执。阀阅昨日我已送到吏部,你今日直接上任即可。”

陆微既入司徒府,最先见到的便是司徒府从事苏檀。

“在下武功苏檀,表字怀思,听闻镜玄兄已应诏就任,特奉司徒之命引导。”

苏檀表面和颜悦色,但他身为武功苏氏,原本也有机会任东曹掾一职,奈何司徒选了陆微,心里也不乏怨气。不过他修养尚好,总能在面子上保持一团和气,再加上看到陆微年轻,面上仍是一团稚气,因此心底也颇有些不以为意。少年得显在这皇宫禁内何其多,但也有不少浪死岸上,再不得重用。

陆微连忙以晚辈之礼相回:“初入禁中,诚惶诚恐,多谢司徒照拂,也多谢怀思兄远迎。”

对方既以晚辈之礼相见,苏檀一时也不好再端架子,连忙道:“久闻吴中俊彦之名,今

日镜玄得以上任,我等也是欢欣,快随我入府吧。”

丞相不置,司徒如今乃是外朝最尊崇者,新府高阁广建,规制上仅稍逊于东宫建制。整个司徒府以南,都是掾属的办公之地。自丞相霸府以来,公府重臣俱有高度独立性也成为一种时风,臣则臣矣,从则未从。依靠着一套稳健忠诚的掾属班底,来处理天下政务,也是宰辅面对皇权时可以拿的出手制约力量。

苏檀将陆微引至东议事堂,吴淼已在此处等着他,陆微连忙上前见礼。吴淼只是微微一笑,语气既不疏远,也不过分亲近:“你舟车劳顿,一路北上,自然是有任事之心的人,朝廷也急需你这样的年轻俊贤。”

陆微赶忙道:“微驽马之资,但求所用,必不辞劳苦,报效国家。”

吴淼面色霁和:“玄聪镜机,见微知著。十日后便是荆州刺史之选,司徒府若能得察以微,也算是不负家国。镜玄今日初到,可先去各部拜会,人事籍册俱在吏部,你也可以司徒府之名查阅。”

陆微拜别司徒吴淼后也未作耽搁,径直走入自己的公署内。东曹掾乃是丞相府正官,其下掌文吏最多可有二十四人。但一般来讲,这个规制也很难满员,因为文吏征辟多走板制,公中并不出钱。索性陆家也从来都不差钱,此时属内已经有陆昭为其择选的一众堪用文吏,而这些文吏正是先前殿中尚书府初建时,陆昭带人入丞相府搜查图籍选拔出来的。

如今朝中要遴选荆州刺史,面对浩瀚如海的吏部图籍,陆微可谓有利器傍身。在与一众属官见礼后,陆微便下令道:“去吏部找陈留王氏所有子弟的阀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