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秋叶(第2/3页)

上林苑集会总共有三日,议选共有一月时间,这段等待期内,参选者齐聚长安,也是让这些人背后的权柄在长安浮显的一个过程。谁家多有劣迹,谁家发生恶事,如果一家没有足够的力量在长安不出错地平稳而行,那也没有资格来迎娶嫡公主。试探各方的力量,从而寻找各家弱点进行侧面击破,这才是皇帝急于选婿的真正目的。

陆振如今想来,皇帝纵容南人北上寻找政治路径,对于陆家和太子的小动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可能也是早已认定以陆归作为帝婿之选。之所以如此迂回,也是怕意图暴露,最终难以达成目的。高手一芦草可作剑,一枯叶可为盾。皇帝诚然古今高手,但当他执起芦草的那一刻,拾起枯叶的那一刻,又有多少辛酸,多少无奈。

魏帝笑了笑,并不再多言,静坐片刻后方道:“朕身体抱恙,难得畅谈,今日也算尽兴。待来日告庙大典,共览子女嘉事吧。”

说完,魏帝便在李福的搀扶中走出大殿,陆振连忙起身随行。

秋风渭水,叶落长安,魏帝满视目中金黄,御道两旁,林木成双,忽有身畔凄凉之感。他笑着看了看身后的陆振,道:“那朕先回去了,护军有空,替朕看看皇后。朕、太子,日后或有对不住将军的地方……”

陆振只下拜道:“君王生臣为国,杀臣为国,怎有对不住臣下之时。只是如今未央宫尚未修缮,上林苑亦是初建,臣恐豫且之患,愿为副车,护送陛下至司马门。”

秋叶扫过天际秋阳,日升而叶落,此消而彼涨,而皇帝则将别于金闺诸彦,别于兰台群英,别于自己的儿女。这是属于帝王与父亲的双重伤感,同样历经二者的陆振亦明白,心感于物,情伤于景,世道艰难,世情可悲,只因天地罗网,人皆囚徒。

皇帝走后,没有拘束,上林苑中反倒热闹起来。此时仍有大量车马前往苑中赴宴,这个时间赶到的大多是居住较远的南人另并一些官位不甚显赫者。兄长仍要在宴席中提升提升影响力,父亲又护送皇帝回宫,陆昭也就只好先去门口代为接应。而柳家才与陆家联姻,柳匡如则作为北人代表,出面与陆昭一同迎接。

南人多言吴语,在长安却难以沟通。几名宗正吏员负责登记,片刻后便露出些许不耐烦来,想要驱人,便说今日苑中已人满为患,闲杂人等不得在进。幸而陆昭赶到,遂笑对这些文吏道:“驱逐可以,只是这些人家暂存宗□□中的礼货也要麻烦列位代为退回。”

几名文吏面面相觑,且不说上林苑的修缮大多是南人出资,单论那些礼货,谁知道这些宗王趁机贪墨了多少。此事若闹大,他们只怕第一个被革职,遂连忙放行。

“君子行贿,言以币交,南人行径,实在可厌!”一个冷冽的声音从后方传来。

陆昭回头看,却是一名身着华服的年轻人,身配印绶,应是有官爵在身。如此厌恶南人的那必然是出身北方世家,如今关陇豪族已经被她收拾的差不多了,敢不要命地在她脸上跳的也就只有薛氏和韦氏的人。

“殿中尚书好重的威风啊,果然南人轻荡。”几名随行子弟也面露讥笑地附和着。

来的人陆昭并不识得,但是柳匡如却识得。陪着印绶的正是韦宽之子韦崇,近日才加封关内侯,暂任黄门侍郎。而他身旁几人,一个是薛琰之子薛芹,另一个则是薛琬之子薛益。

柳匡如闻言先行站出,冷笑道:“原来是新封的关内侯,韦兄见谅,长安关内侯不知凡几,个个配印,恕我难识。”关内侯自前朝起便愈发的不值钱,算是爵位中最不起眼的存在。

韦崇亦不示弱:“仲正倒是独树一帜,北人名门竟要为貉子驱使发声。”

柳匡如则朗朗一笑:“君子既见不平,自要鸣之。倒是可惜君兰你新任黄门侍郎,只在黄门之下候差,若能在上林苑门口值侍,必然不会有此等恶事发生。”

黄门侍郎自前朝才为清贵之职,但也难免与阉宦所任小黄门加以混淆,柳匡如言语模糊,也多有羞辱之意。

见韦崇失意,薛益则向前一步道:“柳仲正,你也算我关陇清贵之家,河东望族,令尊执掌兖州,肩负方镇。如今竟自甘下贱,与貉子门户联姻,不为北人同乡发声,实乃乡原德贼。”

陆昭听到这话,不仅眉梢一扬,能用孔圣人的‘乡原,德之贼也’来骂人,可见薛氏家教独树一帜。

然而薛益似乎得益于当年父亲在城头被她骂倒的教训,同样一轮过后再接一轮,高声不止:“如此寡廉鲜耻,见利忘义,也配为我河东世家?即便得托陆氏骥尾,尔也不过一围绕劣马饮血之蝇而已。上林皇苑,虽容百物,但若你敢四处招摇,自有莺雀叼食。”说完又大手一挥道,“君兰,我们走,秋风尚清,不要与这些劣等门户共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