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置换虚空,商山六隐(第3/4页)

这院子里虽然只坐了四个人,但却放了六个蒲团。

商山六隐,是六个结义兄弟,早年死了两个,剩下四位,四个人都修炼到帝君境界,也曾是一段佳话。

身染五浊之气,长住在冥界的这些强者,一般有四种来源。

第一种来源,是天庭的囚徒。

如上古大劫中失败的各方势力,有不少选择逃入了第十八层冥界,如九方山主、安德老祖等等。

这帮老古董大多都已经被裂解分化,重新投胎去了,存活下来的不多。

另外,就是最近五十六亿多年来,因为触犯天规而被镇压、打落到冥界最底层来,如金必贤等人。

第二种来源,是界外之人。

太清赤明的冥界,自有一种牵引之力,常常会把已经生机枯竭,沉没到界海之下的界宇遗骸牵引过来,并入冥界之中。

那些遗骸之中,已经沉寂衰亡的灵性烙印,如果被重新点化出来,自然是顺势投入轮回。

但其中偶尔会有生灵尚未彻底衰亡,而是沉眠在界宇遗骸之中,通过自封等种种手段抵抗终末之劫。

这些生灵,境界在天仙左右、身上没有太多恶业的,一般就会经过冥界的层层点化,在第十层冥界完成轮转,被册封为地府鬼神。

另有部分界宇遗骸,并非是界海自然生成,而是被人为开辟出来的,开辟者又没能及时脱身。

那么这种开辟者身上,因果业力往往太重,就没有那么幸运的被筛选到第十层冥界去了,大多只能在第十八层冥界中生存。

关洛阳伪装的那种半身化为天鬼的状态,就是这一类界外开辟者进入冥界之后,最常见的形态。

第三种来源,则是探险寻宝之人。

下层冥界之中,有不少无主的、且并未化为天鬼的界宇遗骸。

这种遗骸,被统称为旧界遗迹,内部很可能存在着某些在界宇演变过程中凝结出来的异宝,还没有被五浊之气彻底侵蚀掉。

经常会有天仙结伴而来,在第十到十七层冥界之间探秘寻宝,或者借助特殊环境,试演新的道法神通。

也会有天界帝君,前往第十八层冥界寻宝练法。

不过,第十八层冥界机遇最多,也最是凶险。

如果是没有凝聚出自身圣地的帝君,在第十八层冥界游历的时候,遇到成群天鬼的话,逃都未必能及时逃掉。

若是开辟大道界宇、凝聚出了自身圣地的帝君,在第十八层冥界活动久了,遇上变故,自身界宇提前陷入衰朽,也会被天规限制,无法离开第十八层冥界。

那时候,诸多冥界帝君还没有《具法流沙》这种神通,但是他们自身界宇衰朽已久,内部很难滋生出五浊之气外的其他资源,有时候单纯为了尝尝鲜,就会去暗算天界帝君,掠夺那些帝君圣地中的奇珍异果、仙丹灵药。

因此而失陷在冥界,再也无法离开的天界帝君,不在少数。

他们往往都太自信了,不到真的被坑害失足,都不觉得自己会轻易被这些冥界老朽之辈所害。

第四种来源,同样也是天界帝君。

天庭虽然有三千天规,但只要不去凡间晃悠,别想着长时间干涉某些下界,其中至少有一大半的天规,是根本不会被触犯到的。

最近五十多亿年,天界帝君的生活环境实则都异常宽松,大多数人都喜欢随缘的神游混沌,向外界传法。

但他们同属太清,大道相近,难免有因果牵连,争斗论道,一不小心就可能从论道变成结怨,前辈后辈间的恩怨,都会加重因果。

从种种赌斗演变到死斗的程度,也是屡见不鲜。

因此不少帝君会在自家圣地衰朽,想要脱劫而出的时候,被其他帝君算计,无法及时脱身,直到化为五浊之身,触动天规感应,被转移到第十八层冥界去。

直到万余年前,文丘帝君修成天尊,率众巡游天界,不厌其烦的向天界帝君们宣讲仁义,展示自己比他们更大的道理,才让这种状况有所收敛。

毕竟,文丘天尊的朋友、门徒,实在不少,当这么一大群人都愿意奉行同一套准则,巡游活动还特别频繁的时候,这套规矩的威慑力,比天规也差不了多少了。

可惜的是,商山六隐是三万年前就已经在私斗之中落败,沦落到冥界最底层来了。

他们四个修成帝君,本来已经复活了另外两个兄弟,也是在沦落到冥界最底层之后,承受不住五浊之气无孔不入的侵蚀,而再度消亡。

作为老大的黄发老者,当年在天界的时候,号称黄云帝君。

长有六只眼睛的老三,是一段古城墙成精,号称阳关帝君。

老四莫前帝君,是个腰挂水瓢的光头青年。

排行第五的陆武帝君,是个赤着上半身,浑身布满金色纹身的黑发健硕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