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第4/5页)

不能直入峡谷,只能在山底绕行。

穆长洲一路行来,没有听见周围有人马搜寻的动静,之前那两个斥候被除应该还没被发现,边往前边低声说:“跟紧我左右。”

舜音打马贴近他左侧,一路紧随他往前。

才几步,他忽而一手伸来,抓住她马缰往身前扯近。

舜音一顿,已贴近他身侧,没入一旁暗处,隐约似听见了马蹄声,一阵很连贯的自侧面而出,似是出了峡谷。

离得太远,她听不分明,目光朝那里看,只能看出隐约的马影,却看不出是从何处出来的,无火把照明,也不知去往何处,走得很急,毫不停顿查视。

所幸他们的马乖顺,没有发出一点声响。

直到那阵声音没了,穆长洲抓着她缰绳的手才松开,在她右侧低声说:“夜间出动,应当还是斥候。”他又仔细听了听,“已没了其他动静,连一声马嘶也没有。”

舜音忽而想起什么:“不对,这应是故意的。”

穆长洲脸转向她。

舜音又细细回想那两块绢布,轻声说:“二州调兵,峡谷是首选的集兵之地,他们既然防范如此灵敏,定然也会想到这点,也许是故意将斥候集中于此,干扰刺探。也可能另有捷径,自扎营处直通这里,斥候才会从这里出来。那密信中最后的绣纹,应当还指代了方位。”

穆长洲思索一下:“水?”

舜音说:“有斜纹,或许是在离近水源处。”说完她又顿一下,声更轻,“不确定。”

穆长洲手中缰绳一扯:“不试试怎么知道。”

几乎又沿着这片孤山绕了大半圈,绕回了之前休整过的那片树林,再一刻不停地往前,已是后半夜。

夏风微凉,迎面吹来的风里似有了一丝水气,远远一片漆漆夜色之中,赫然出现了隐隐火光。

穆长洲挽弓在手,眼神已经看着那里。

舜音观察四周,除了那点火光,四周皆是茫茫浓浆般的黑夜。

大概推测对了,应该就是那里。

穆长洲朝她点头,下了马背,一手始终握着长弓,腰间挂上横刀。

舜音跟着下马,觉得他此时已分外戒备。

穆长洲回头,将两匹马牵至一侧藏匿,很快折返过来,握住她手臂,带她往前。

舜音边往前走边注意四下环境,忽而一停。

终于看清那里,并无遮拦,只一两个营帐,也只两个兵卒在守卫,没有旗帜,一支火把在风里飘摇。后面重重叠叠似堆了不少杂物,遮挡了视线。

肯定不止这些,舜音忽而看到营地一侧还有露出的一段山壁,大概这两个营帐后面还有很大一块地方。

穆长洲看了看四周,扯一下她手臂,带她绕行,很快就接近那道山壁。

到了跟前才明白为何会倚靠山壁建营,这段山壁一侧就是河流,长年被冲刷,出奇光滑,无法攀援。脚下也只一小块地方能站立,还凹凸不平,稍往左几步就会被营地中的兵卒发现,往右几步就会跌入河中。

舜音抬头看了看,这里是天然的防卫,看来是看不到后面了。

穆长洲松开她手,持着弓细细看了看石壁,忽而抽出横刀。

铿然一声轻响,舜音看过去,隐约看见他将刀重重往石壁高处一插,继而掖了衣摆,回身一把将她拉近:“我送你上去。”

舜音一怔,人已被他抱住,往上一托。

他身姿颀长的优势尽显,她脚几乎毫不费力就踏上了那柄横刀,一把扶住石壁。

穆长洲一手紧紧托住刀柄,撑着她重量。

舜音双眼刚好能够往后看,那两个故弄玄虚的营帐后面果然有一大块平地,火光依然不亮,只能看出影影绰绰的营帐,远处似有更宽的河流。依然没有旗帜,也看不出有多少兵马。一队兵卒往来穿梭守卫,脚步很轻。

她留心看了几遍,没见多少辎重,忽而察觉穆长洲在下方拍了一下她小腿,立即会意,矮身下来。

穆长洲接住她,一把拔了刀,耳中听见已有阵马蹄声往此处而来,不知是不是之前的斥候,立即将她揽紧。

脚下不平,舜音紧靠着他才站稳,忽被揽紧,对上他目光,微弱的亮光里,看见他嘴唇动了动:闭气。

她下意识动唇:什么?

穆长洲唇又动了动:信我。

舜音只能深吸口气,闭住。

下一瞬,穆长洲手臂箍着她腰,忽而往下一送。

顿时整个人入了水中,她心头一紧,刚生出慌乱,又被一只手托住下巴,送出了水面,立时吐出口气。

身后一沉,被人紧紧环住,她几乎下意识抓紧了他衣摆。

穆长洲一手自后紧搂着她,另一手的长弓抵在她腰侧支撑,贴在她右耳边低低说:“别慌。”

几乎是气声,拂入她右耳,却如平常一样既沉又稳,舜音心中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