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策论(第6/6页)
江安省是真的很富裕,但这个富裕,是相对于大齐其他地方来说的。
若是跟现代比,江安省多的是吃不饱饭的人。
黎青执平日里也会思考,要怎么让这些人过得好一些……现在张巡抚问起,他也就说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比如说,可以花钱雇佣百姓挖河建桥修路。
搞基建是能盘活经济的。
老百姓手里有了钱之后会去买东西,商人卖了东西也有钱了,会继续做生意……这样到最后,大家都受益。
这是经济方面的,医疗的话……可以选一些聪明伶俐的年轻人,让他们学点简单的医术,然后在村里给老百姓治病,甚至还可以编一部简单的医书给这些人看。
至于教育……可以鼓动商人建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学堂,请一些先生免费给老百姓的孩子上课。这学校教的,当然不能是考科举的知识,单纯就是让老百姓认个字,会算个算数。
“大人您知道吗?之前崇城县出过这么一个事情,一个衙役拿了一张纸,随便在上面写了几笔,找到一户农民,说他们家牵扯进一桩官司,就让那农户吓破胆,最后给这衙役送了二两银子……老百姓不识字,就容易受欺负。”黎青执知道让所有人都读书认字,在这个时代是不现实的。
就算他提议的学堂盖了起来……读书要用笔墨纸砚,最后能去读书的,肯定是家中有点钱财的。
可即便如此,识字的人多了也是好事。
黎青执说了很多。
他不确定自己说的这些能不能实现,但只是说一说,又没有什么关系!
最后能不能实行,张巡抚可以自行判断。
就像常端那边……他将自己在现代的时候了解到的酒楼相关的一些知识都写了下来给常端送去,但最后要不要用,看常端。
张巡抚出口询问,是因为他觉得黎青执的想法与众不同,想让黎青执给他一些意见建议。
结果……黎青执说的这些,出乎了他的意料。
这些建议都非常好,最大的问题,是雇百姓修路、培养大夫、建学堂什么的都需要钱。
就在张巡抚纠结的时候,黎青执问:“大人,您知道晒盐吗?”
江安省是沿海城市,崇城县虽然不靠海,但离海边不远。
因为这个原因,崇城县的盐价不算贵,十文上下就能买一斤,再加上可以买咸鱼什么的补充盐分,这里的老百姓不缺盐。
但跟现代比……这时候的盐价真的很贵!
黎青执了解过这个时代的人是怎么制盐的,然后就发现……江安省的盐场依然在煮盐。
煮盐需要很多燃料,成本很高,要是能换成晒盐……到时候不仅产盐量会上升,盐场还能赚更多的钱。
盐一直掌握在朝廷手上,黎青执知道自己不可能用这法子挣钱,干脆就将之告诉了张巡抚。
要是能改变产盐方式不再煮盐,那他就是拯救了一片森林!
要是盐价能有所下降,对老百姓来说更是天大的好事。
张巡抚听到后来,长叹了一声:“子霄,我给你改了两篇策论,想将之送去《安江文集》,让他们刊登你的文章,可现在……你若是将你讲的这些若是给《安江文集》寄去,一定会被录用。”
“《安江文集》?”黎青执觉得这名字有点熟。
张巡抚给他讲解了一番。
黎青执立刻就想起来了。
他在李秀才那边看书的时候,曾听人说,有些文章是从《安江文集》里誊抄来的。
他确实可以试试给《安江文集》投稿,并以此扬名。
这年头的读书人很重视名声,也需要扬名。
不过他要注意一点,写东西的时候不能犯了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