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三更合一(第3/6页)

还让她私底下别老讨论别人。

“小梅,宋医生没我们之前想的那么不好,她是有真材实料的,咱们要在她身上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杨梅觉得齐颖变了,之前明明是她说宋知婉不好的。

两人关系也就远了。

现在见汪常和宋知婉在那说话,杨梅就忍不住说了一句。

一听这话。

汪常摆手,“宋医生就是个小辈,我说两句也是为了她好。”

“你是为了她好,但人家不一定这么想。”杨梅笑了笑,话里有话,“今非昔比了,你看连汪医生你都会说,她是小辈年纪轻,这事情办不成,也不会有人说什么,可要是事情办成了,功劳却都成她的了。”

闻言。

汪常心念一动,看了一眼杨梅。

他下意识的摇头,“宋医生不是这样的人。”

杨梅笑了笑。

上了楼。

宋知婉看了一眼人数,点了个名,都到齐了。

台下吵吵闹闹的,她发现之前那个叫杨倩的,今天好像还特意打扮了一番,这会儿拿着把镜子正在那照。

还有个尹大海,拿着食堂里的早饭在那狼吞虎咽。

宋知婉拍了拍桌子,“手里头的事情,给你们两分钟内解决。”

听这话。

尹大海觉得是在说他,嘴里塞着食物立马道:“一分钟!”

随后就把那素包子,一口全部吞下。

很快安静了下来。

大家纪律性其实没那么强,大多都是从农村里上来的,在乡下的时候,开会也是这样吵闹,没觉得有什么。

宋知婉觉得有必要塑造一下纪律问题。

刚打算开口说话。

门口有人在敲门。

宋知婉看了过去,发现是朱灿荣。

“朱同志?”

朱灿荣有些不好意思,“我来学习。”

打字的活并不是很重,而且除了朱灿荣之外,还有个打字员,他想要来学习医术,上面看在朱副厂长的面子上,也不会拦着。

见朱灿荣这么说,宋知婉也就没说什么,点了点头,“进来吧。”

她只管上她的课,这么做对不对,那就是朱灿荣自己的事情了。

看到朱灿荣进来,最高兴的无非是杨倩,她旁边的位置是空的,心里一直期待对方能坐下来。

不过还是让杨倩失望了,因为朱灿荣坐到了同样空着位置的尹大海旁边。

她有些不高兴。

宋知婉开始讲话了。

“想必大家对医学这一块,还是非常懵懂的,咱们先不讲课,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要来学习班。”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的,没有人举手。

宋知婉鼓励道:“大家可以说自己的心里话。”

尹大海举了手。

宋知婉只好点了他。

这小子最好别说一些乱七八糟的。

尹大海大声道:“被逼的!”

有人笑出了声。

宋知婉也不生气,脾气挺好,“那你说说,你讨厌学医么?”

“不讨厌,不过我不懂,听着课就想睡觉。”尹大海实话实说。

宋知婉点点头,又让其他人说。

杨倩羞涩的看了一眼朱灿荣,朝着宋知婉道:“是为了能够治病救人,救死扶伤。”

“杨倩同志的觉悟还是挺高的。”宋知婉眉眼含笑的点了点头。

又陆陆续续的有几个人说了。

无非是想要有个机会来城里,学点东西能够有好的工作。

五花八门的都有。

听的差不多了,宋知婉让大家安静了下来,双手撑着讲台上,说道:“或许你们懂学医的含义,又或许你们还不懂,是为了生活来的,但是我想说,既然决定开始从医,你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花费百分之二百的努力,去学习这门探无止境的课。”

“据我统计所知,咱们国家的医生护士少之又少,厉害的西医都是从国外留学归来后,才带回来最新的医学知识,我们不如国外,有着最先进的设备,我们的医疗条件十分的简陋,根本没有好的医疗设施,如果想要,我们只能去国外花费十分昂贵的价格去购入,可饶是如此,咱们国家这么大,哪怕是几十台几百台的仪器,我们都是不够用的。”

“大多数的坐诊医生,能有的只有从不离身的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除了这些,再无其他,甚至有些卫生所,连这几样都没办法有齐全,咱们耳熟能详的抗生素,如青霉素价格十分之昂贵,在七年前,甚至我们还需要全部依赖国外进口,国家全力发展的情况下,才有了能属于咱们华夏人自己的青霉素,不至今普通人想要能够随随便便的用上,也并不简单。”①

大家听得很认真。

这些东西,有的人知道,但并没有那么的清楚。

宋知婉继续道:“在解放前,我国平均寿命在四十岁左右,时代在发展,大家都在进步,对于医学的领域,也需要更多的人才涌入,到了如今,平均寿命已经升至六十岁左右,这是医学的一种进步,可人生老病死,那总是会有的,想要延长寿命,医生就变得尤为重要。”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