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九、花好月圆(第6/6页)

守城卫士看得眼花缭乱,却也有些惊慌,低声交谈。

”看到没有,竟是忠孝王爷亲自带着人马出城。”

”大过年的,这般急,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唉,今年真是多事之秋啊,只盼着明年能安稳一些。”

风雪中,裴琰打马急奔,寒风刮面,宛如利刃。胸前的那封信函,却如同一团烈火在燃烧,炙烤得他满腔愤懑无处宣泄。

”王爷如晤:崔亮携妹江慈拜谢王爷多年照顾,今日一别,当无再见之曰。蒙王爷抬爱,亮实感激涕零。唯是持身愚钝,不堪重用,愧对王爷青眼。

”今天下初定,当重农桑、轻徭赋,用廉吏、听民声,唯菩是与,唯德是行。亮之手绘《天下堪舆图》,潇水河以北,一河一山,皆为真实,异曰外侮入侵,王爷当可用之:潇水河以南,则真假相掺,切不可用,谨记。各地矿藏,皆在亮胸中矣。倘日后国家有事,亮自当酌情告知王爷,以助王爷造福苍生,安定天下。

”月落虽己立藩,免除杂役,禁献姬童,但王爷与萧兄之约定尚有多项未曾落实。亮伏请王爷,谨记萧兄恩义,兑现承诺,以慰泉下英灵。亮受萧兄所托,握王爷多年来行事之证据,倘王爷有背信弃义之举,亮当以王爷亲笔之手谕昭告天下,慎之慎之。”亮当与妹江慈在山水之间,遥祝王爷布政天下,威德赫赫,成就一代良臣!崔亮携妹江慈永德元年除夕拜上。”

风雪过耳,却浇不灭裴琰心头的烈焰,眼见对面有一骑驰来,怒喝一声,勒住身下骏马,长风卫也纷纷停马。

素烟勒住马绳,望着裴琰抿嘴而笑:”王爷,这大过年的,您去哪儿?”裴琰知崔亮和江慈由那地道溜至老柳巷后,定是由素烟接应送出城门。可素烟身后之人,却也不便幵罪。至于自己为何要追回崔、江二人,那更是不能让任何人得知,遂压下心头怒火,淡淡道:”素大姐,我只问你一句,他们往哪边走的?”

素烟拢了拢鹤氅,笑道:”王爷,我刚从大觉寺进香回来,真不明白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裴琰怒哼,知多问无益,正待策马,却心屮一动,拔转马头,往南而去。素烟面色微变,却又镇静,望着裴琰及长风卫去的身影,笑道:”王爷,您纵是猜对,也追不上了。”

红枫山,望京亭。

这是裴琰第二次登上这望京亭,去年他将崔亮截在这里,一番长谈,记忆犹新。只是这一次,他只能一个人在这处凭栏而望。

寒风呼啸过耳,白雪厚盖大地,满目河山,洁净晶莹。他极目而望,渺无人迹,他们留下的,就只有他胸前的那封信函。

冬已尽,春又到,可曾在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离他而去。

纵将这栏杆拍遍,纵将这天涯望断,一切终随流水而逝,再也不会回来。

裴琰不知自己在这望京亭站了多久,也不知自己在远望什么,伤感什么,直至脚步声急响,他才悚然惊醒。

童敏急急奔近,道:”王爷,加急快报!”

裴琰低头看罢,眼中精光骤现,他手握快报,再望向远处白雪覆盖下的巍巍京城。忽然仰头大笑:”谢炽啊谢炽,我以往,还真是太小看你了!”

寒风将他的狐裘吹得飒飒轻卷,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目光沉如深渊,飒然转身,急匆匆离了望京亭,下了红枫山。踏镫上马,在长风卫的拱扈下,如一道利剑劈破雪野。

向京城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