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第2/5页)

橘糖眼眸温热,同姜婳一起,将这盅奇怪味道的鸡汤喝完了。

再看向外面的天色时,已经有些晚了。

姜婳轻声道:“我问过莫怀了,是下午的船。今日橘糖可以好好休息,明日会有马车来接橘糖的。”

说着,她轻声笑笑:“以后再来了江南,橘糖会来看我吗?”

橘糖忙点头:“橘糖一定会来看小姐的。”

姜婳撑着头,晚上没有下雨了,天空中甚至还有一两颗不太亮的星星,她摇晃着腿,看向橘糖:“那橘糖有喜欢的花吗,等我搬去了新院子,可以种上一片橘糖喜欢的花。到时候橘糖来了江南,来我的院子,就能一推开门,就看见喜欢的花了。”

橘糖沉思了许久,小声地报了一个花名。

夜色下,两个少女错落坐着,偶尔她们会抬头望一望天空。等到夜色深,两人困倦时,姜婳望着前方的身影,温柔笑了笑。

这两日她其实想了许多,例如谢欲晚从前对她说过的那句话,世界万物有其该有的轨迹。

如若是前世的橘糖,一定会留在她身边的。但那是因为在丞相府她们相伴的十年。

如今她和橘糖之间,若真要论关系,其实也只算得上浅薄......离别本也是常事,即便是她同姨娘,也已经几月未见。

她无需为此太过伤怀,日后总归还是会相遇的。

用自己的钱换一方院子,再将这方院子卖了,卖的钱存入银庄之中。于陈留在她这里的一切,她都会好好地为他保存着。

她不知道于陈会选择什么样的一条路,但无论如何想,似乎都太过苦痛。

姜婳闭上眸,关上了那个同于陈有关的匣子。里面静静地躺着一方玉佩、一枚令牌和四张干净单薄的纸。

她想在新院子中种上一棵桃树。

*

隔日。

将橘糖送走后,姜婳漫步在江南春日的大街上。

耳边都是喧闹声,充实着她的耳朵,她静静地垮了一个竹篮子,学着旁边的夫人一起,在各个小摊贩上走走看看。

很多小摊子上都有各式各样的花,不是拿来卖的,只是装饰的。

很快,漫天的花香中,一股熟悉的安神香的味道吸引了她的注意。味道同上一世她在丞相府中常常闻到的味道很相似。

相似,却又不太同。

她停在了小摊子前,上面有各式各样的香盒。

一粗布衣裳的老妇人见了她身上的衣裳,眼珠子一转:“小姐快看看,这可都是上好的香,小姐知道以前江南赫赫有名的制香世家季家吧......”

姜婳一怔,抬头向老妇人望去。

老妇人看见她第一刻,脸上的笑意就僵硬了,一声“茵娘”咽在口中。

“茵娘?”姜婳轻声问:“茵娘是谁,季家,我从未听过季家。我这几日才从商阳到江南来,父兄都还在客栈等我,我不是你口中的茵娘。”

老妇人忙摇头:“小姐不是,不是,就是同我家那茵娘长得有些像,我一下子认错了。茵娘,茵娘也不是小姐这个年纪了。唉,小姐是不知,茵娘是我的侄女,大约是二十年前,茵娘爹娘遭遇了山匪,茵娘不知听信了什么谗言,带着嫁妆自己跑了。”

姜婳随手拿起了摊子上的一个香盒:“一盒安神香多少银钱?”

老妇人忙亲热道:“小姐,都是上好的香料,一盒一两银子。”

旁边的小贩都望过来一两眼,见到是个打扮素净但气质出众的小姐,个个又都低下了头。

姜婳放下手中的香盒:“倒是不贵,那茵娘二十多年都没有消息了吗?”

老妇人说着说着就又叹了气:“没消息了,那么大一笔嫁妆,也都没消息了。不瞒小姐说,我丈夫是当年是那季老爷的兄弟,当年那在江南,也是鼎鼎有名的。唉,小姐要几盒,不说这些伤心事了。小姐是商阳来的,同茵娘如何也没有关系了。这些年了都,也不知道茵娘活没活着。这种世道,当年一个未出阁的小姐拿那么大一笔钱......”

姜婳随意挑了一盒递过去:“父兄不让我买太多东西,先买一盒吧。若是好用,我明日再来。明日也是在这里可以寻到您吗?”

老妇人见一两银子一盒还有生意做,忙摇头:“不是,小姐,今日我来的早,才能占了这么个好地方让小姐看见。明日,明日便不一定了。小姐若是日后还想要,去东郊那处的晓雨村寻一户姓季的人家。”

姜婳跟着重复了一遍,递过去了一块银子,轻声道:“知道了。”

她笑意盈盈的,老妇人望着银子的眼都像发了光。

握着手中那简陋的香盒,姜婳温婉地转身,背对老妇人的那一刻,她面上的笑意顿时浅了起来。

周围的人见姜婳走后,都一脸嗤笑地看着老妇人:“这故事你一月要讲几遍啊,茵娘,茵娘,上一次不是还叫淳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