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第2/4页)

希望她权衡利弊,不要再去踏入于家那一滩浑水之中。

漆黑一片的夜色中,马车内的青年长阖双眼,终于任由自己低低咳嗽了出来。莫怀悄声出现在马车旁,蹙眉望着马车中的人影。

远处,少女一下一下拍打着门,轻声唤着。

“于陈,我知道你在,开门,是我。”

门内安静了很久,一时间姜婳耳中只剩下风吹动院中灯笼的响动声。她静静地等在门前,那句话之后,不曾再说什么。

一扇门后,少年双眸通红,手颤抖了几次,就是抬不起来。

姜婳似乎察觉到了,轻声道:“于陈,你在门后,对吗?”还未等门后的人回话,她继续道:“我知道你在,把门打开,见见我,好不好。”

门前一盏灯笼盈盈地照出一片光亮的地,少女的影子映在光之中,少年整个人没入黑暗。少年颤抖许久,手还是未能放上去。

他眼眸深重地对着门无声道了一句‘抱歉’,就看见一旁的墙边突然出现一个娇小的身影,看着......摇摇欲坠。

几乎是手比心快,他直接跑过去将人接住了。

两人一同跌坐在地上,衣衫叠在泥土之中,有够狼狈。

姜婳一开口,眼泪也掉下来了:“这墙欺负人,怎么一踩就碎了一部分,于陈......”

少年直接将她搂紧在了怀中,从前永远守着规矩礼仪的少年,此刻终于打破了条条框框的束缚,痛苦又绝望地将头埋在了她脖颈间。

他们都知,这大抵就是他们此生最后的拥抱。

温润如玉的少年哭得泣不成声,浑身颤抖,炙热的体温隔着衣衫传过来。少女努力忍住哭声,最后却还是同他哭成一团。

他们甚至都无法在多年后谈上一句命运弄人,因为故事一开始,有关她们的一切,就被埋下了错误的伏笔。

姜婳伸出手,搂住于陈的头,泪流满面。

于陈一遍又一遍道:“阿婳,对不起,对不起,是我的错。阿婳,对不起,我明明答应你,以后每天都要送花给你的......”

姜婳不住地摇头,纤细的手指在少年的脖颈间留下了印记。

到了后面,于陈变成了颤抖的哭泣:“阿婳,别原谅我。”

姜婳终于忍不住失声大哭,手一遍又一遍抚着少年的头,她颤抖得一句话都说不出。这是她第一次意识到,有些东西,即便她身为重生之人,知晓旁人无法知晓之未来,亦全然无力。

她哭得手都无力地垂下,于陈僵硬地扯起了一个笑,像是看见了那朵最后也将被尘土掩埋的桃花,颤抖地将她从地上扶了起来。

即便到了此时,他的动作依旧很轻柔。

她似有所觉,同他摇头,于陈缓慢却强硬地......将她推出了院门。一道门悠悠隔在两人之间,于陈止住了声音中的颤抖,收起眼眸中所有的情绪。

通红的眼中,甚至含了一抹笑。

他温柔得仿佛他们的初见:“姜三小姐,以后莫来了,同谢公子一同回长安吧。”

姜婳呼吸一怔,门就在她的身前被直接关上了。

她哭得满脸是泪,却也再也说不出来一句。从她看见于府那方废墟开始,便知晓,无论真相如何选择如何,以于陈之品性,只会永远地推开她。

她轻声咽下了哭泣声,坐在门边,手一下又一下捏紧了衣衫。

一门之隔,于陈亦一夜未动一步。

待到天明,远处的鸡鸣声响起,姜婳缓缓向马车走去。她眼眸泛红,没有注意到莫怀神色的异常。

马夫掀开车帘,她扶着马夫的手上了马车。

马车内,谢欲晚正眸色平静地翻着书。看见姜婳,他并没有多讶异。他正欲轻声问上一两句情况时,就听见姜婳满眸泛红,满是怒火,嘶哑着声音问道。

“谢欲晚,你到底同于陈说了什么,为什么他会同我说让我同你回长安?”

说完,她看着他一如既往地平静,想起少年昨日的绝望,她甩手将他手中的书掀到地上,书带动了桌面上的茶,滚烫的茶同书一起摔在地上。

泼了一地的安神茶在室内散出淡淡的香。

她红着眼,此刻语气中甚至多了分嫌恶:“谢欲晚,我们之间的事情,你为何要牵扯到于陈。即便于父犯下错事,但于陈做了什么需要您谢大人这般时候还火上浇油?”

少女气得眉骨都泛着红,记忆中,他从未见过她这般生气的模样。

谢欲晚看着泼了一地的茶,怔了一瞬。随后,他抬起眸,淡淡望向姜婳:“你在为谁向我歇斯底里?”

他同于陈说了什么。

......说了那一句‘我救你不因为你,所以你无需多谢我’。她在因为他同于陈说了这句话同他生气?

谢欲晚看着她泛红的眸,一瞬间心无比地疼。

他掀了帘子,下了车,声音清淡:“姜三小姐,是在下错了。姜三小姐愿意留在江南,还是回去长安,同人私奔,还是再去婚嫁,就如姜三小姐所言,同在下又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