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2/3页)

谢衍冷冷觑了他一眼。

文童吓得伸了伸舌头,但是他说的没错啊。

成亲前为数不多的几次见面,少夫人多热情主动,看公爷的时候,眼里都冒星星,成亲后,怎么又是摆架子,又是爱答不理?

*

第二天曲筝醒来,绣杏悄悄告诉她,“姑爷寅时就起了,现在去了望北书斋。”

曲筝点点头,并不奇怪,谢衍自律、又重效率,每日最多睡两个时辰,头一天无论多晚睡,第二日雷打不动的寅时起床。

绣杏本来还想问昨夜分床的事,可见小姐对姑爷一脸漠不关心的表情,转口说了别的事,“等会姑娘要去见长辈,我叫人把见面礼先搬过来。”

说起见面礼的事曲筝心里又是一冷,按说她这个新媳妇第一次见长辈,应该是长辈给她见面礼,可是上一世却反过来了,谢家亲戚她挨个送了一大圈子见面礼,除了沈老太太,竟没一人回礼。

后来他们也有说词,“曲家堆金积玉,什么好东西没见过,还能在意我们这三瓜两枣。”

其实不是礼物轻重的事,这件事从源头上就错了,媳妇若得不到丈夫的敬爱,自然就别期望被婆家人看重,她和谢衍没圆房的消息一早就传遍阖府,谁看不出来谢衍的态度。

若不是还想用曲家的银子,他们连解释都不会解释。

曲家银子是多,可也要用对地方,而谢家不是,因她的丈夫甚至都不承认她妻子的身份,她在这里只是个过客。

他的亲人也不是她的。

曲筝让绣杏只挑出那串南海沉香佛珠,至于那一大箱顺昌记的羊脂玉料,先收起来不动。

用完早膳,曲筝更衣去寿禧堂给长辈奉茶,而谢衍则从书斋出发。

谢衍的亲生父母在十年前边关的一场战事中双双去世,所以曲筝今日奉茶的对象只有祖母沈老太太一人。

她到时,谢家嫡支的大房、二房和四房的人也都来了,当着沈老夫人的面,众人都正襟危坐,既没人提昨日迎轿的闹剧,也没人提新婚夫妻没圆房的事。

大家表面和和气气问曲筝一些诸如“昨夜睡得好不好?”,“饭菜合不合胃口”之类无关紧要的小事。

曲筝也客客气气的回话。

略等了一会,谢衍才来,曲筝站起来,从绣杏手中接过茶碗,站着等他。

他径直走到曲筝身边,只是身体靠过来的时候,曲筝几乎是下意识的往旁边挪了半步,手中的茶盖发出了轻轻的碰撞声。

许是感受到她的排斥,谢衍微微转过脸,侧目朝她这边一瞟。

面对他带点质询的目光,曲筝不动声色,臻首轻垂,长睫半掩,恬静的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谢衍收回目光。

众人也看到了这个小插曲,只都没在意,以为不过是新婚妻子对丈夫的尊重。

沈老太太喝了敬茶,让人端出来两块同心玉,一块递给谢衍,一块递给曲筝,她看看如花似玉的孙媳妇,又看看脸上没有一丝笑意的孙子,本打算嘱咐几句,话道嘴边又咽下。

她豁下老脸,逼他娶了面前的妻子,就等于在他们祖孙面前画了一条界河,她再也没有资格要求他任何事了。

轻轻的喟叹一声,默默坐了回去。

曲筝知道这场婚事,是沈老太太跪在谢家祠堂,列位祖宗的灵位前,逼着谢衍答应的。

上一世她很感激祖母,若不是祖母,她根本没机会嫁进镇国公府,这一世心情却很复杂,她知道这桩姻缘是错的,却不愿意把所有的错误都推到一个老人身上。

这错误本质上是她和谢衍两个人酿成的,没必要波及其他人。

曲筝接过玉佩,轻轻福身道谢,而后交给绣杏收好,又把那串南海佛珠送给了沈老太太。

众人眼睛一亮,坐在前排的谢二爷更是来了精神,他一打眼就知道这沉香佛珠是好东西,且不说沉香品质多高,就这开过光的南海佛珠,可是千金难求。

他嘴角不自觉上扬,偷偷和对面的谢大爷交换了一个眼神。

他就说曲家女出手大方嘛。

曲筝把佛珠送给沈老太太后,就安静的坐回位置,直到祖母说散了,才起身离开。

谢二爷愣住,不甘心的目光追随着曲筝,差点定在她的身上,一直到人都看不见。

不对啊,不是说曲家女给每个人都准备了见面礼,怎么...怎么就这样走了?

*

望北书斋,谢衍从门内走出来,眼底压着几分淡淡的不耐。

早已等候多时的谢二爷看到侄子,赶紧迎上去,声音带着不悦,“飞卿,二伯知道你忙,可是这件事我今天必须要和你说个清楚。”

“二伯有话快说。”谢衍屋内来了几个贵客,正在商议要事,而二伯却再三催促,要他出来。

“还不是你那个新媳妇。”谢二爷一开口就咬牙切齿,“这商家女就是奸诈,没成亲前说的一套,成亲后说的又是另一套,我看曲家把女儿嫁过来,就是想借着咱们镇国公府的名头,攀上高枝,方便以后掠取更多的不义之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