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第5/7页)

李谈听后又看了一眼名单,然后对比了一下各家的子侄名单,发现的确如此,送来的都是资质一般的,那些资质好的他们都留在了家里——估计也是害怕书院将孩子教坏。

不过他也不在意,等书院开始教书了过个一两年,或许用不了一两年,他们就会知道错过了什么,到时候再想进来,可没有这么容易了。

李谈见人不少,便放心了下来,又关注了一下寒门子弟。

寒门子弟报名的不少,因为李谈有奖学金措施,而且覆盖面极广,不仅仅是综合考分高的有奖学金,单科成绩好的也有,只不过不如综合成绩高的多而已。

这就很吸引人了,这个世界上偏科的人不少,很多寒门学子对于自己某方面比较得意的,就更要来试一试了,万一能行呢?

而且束脩也不是很高,虽然说这些是寒门子弟,但能够读书识字,已经算不上很贫穷了,真正的穷人是挣扎在温饱线上那一批。

考试开始的时候,李谈并没有出面,而是让公孙垂去的,反正以他的本事,应付这些少年总是没问题的。

李谈就等着在后面阅卷,甚至在跟杜甫他们讨论那些古籍的问题。

杜甫低声说道:“已经都弄的差不多了,明天就能出土……”

他说到这里,总觉得有哪里不太对,但是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李谈也不在意,便说道:“那好,回头我让人偷偷的运出城外,等去素麻城的人回来,正好一起带过来。”

这样这个谎就算是圆了。

杜甫心中有些不安:“贺老会不会发现?”

李谈摇头:“这两天他忙着盯考试,盯阅卷,哪里有时间和心思盯着这方面?”

杜甫想想也是,心思也转到科举上来:“也不知道这一批能取中多少?”

李谈坚持说道:“反正只要合格就都收进来,书院地方大,不怕!”

杜甫好奇问道:“书院多大?”

李谈顿了顿,这才想到,书院建成之后,大家还没看过呢!

他只好纠结说道:“反正就是很大,我也没去看,草图不是你们都看了吗?就那样。”

杜甫说道:“那回头还是要去看看的。”

李谈点点头:“先搬州府,然后再入学。”

李谈算了算,天气越来越炎热,就要到麦秋了,很多穷人家的孩子还要帮忙割麦子,这时候上学并不适合,不如直接等到七八月份。

农历七八月,正好就是阳历九月左右,那个时候已经过了农忙,上学应该是没问题了。

贺知章等人对于他推迟那么久才开学都有些不理解,李谈解释了一下之后,贺知章看着他的眼神有些复杂。

每当他觉得李谈就是一个“何不食肉糜”的主儿的时候,李谈就能用事实告诉自己,他是非常知道稼穑之难。

实际上李谈哪里懂这个啊,还不是因为后世是这个时间开学,一开始他也不明白,后来学历史的时候才知道有这么一段。

如果李谈的学生都是贵族子弟,那自然不用考虑这些。

因为人数众多,考试一共持续了三天,九个年级分拨考试。

等考完之后,李谈将卷子拎过来看了两眼之后,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说道:“什么玩意,狗屁不通!”

再一看居然是印子哲的侄子,他忍不住皱了皱眉说道:“印家这是把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都送来了吗?”

杜甫见他要发怒,便说道:“息怒息怒,先继续阅卷。”

李谈只好将这份卷子扔到了一边,继续阅卷。

结果看一份生气一次,等到九份试卷过了看之后,他的气居然没那么大了——都变成无奈了。

他拎着试卷说道:“这都是搞什么啊?怎么都这么个水平?这还是贵族子弟?”

虽然说送过来的都是资质不太好的,但是在学业上也都没有收到过苛待,都是跟着资质好的兄弟一起学的,就算差基础也应该摆在那里。

结果这九份试卷过去之后,刚刚印子哲那个侄子的试卷居然是答得最好的!

真是活见鬼了!

一旁的王维也苦笑说道:“我辈任重而道远啊,凉州这边真的是……”

他说着也摇了摇头,虽然知道偏远州府和下州肯定教学条件没那么好,学生出彩的自然也没有京城那边多。

可他们怎么都没想到居然能差到这样,寒门子弟里有几个倒是不错的,但也就那样了。

李谈看了一下那几份所谓不错的试卷,感慨说了句:“这要是在长安,估计连书院门都进不去。”

这句话不知道怎么的让贺知章听到了,他便推门进来说道:“正因为他们不会,所以才要教导,否则还要你我何用?”

李谈等人听后也觉得有道理,便都乖乖起身行礼受教。

有了贺知章这句话,李谈再看那些试卷倒也不觉得生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