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有因有果 他们不懂,但他们大为震撼!……(第4/6页)

【他就属于和他祖宗赵光义一样的那类人——空有志向,但无能,甚至比之更不如!】

【虽然赵桓在继位之后,立刻处理了宋徽宗时期,诸如蔡京,童贯等奸臣,也重用了抗金名将李纲,但是由于他的懦弱无能,优柔寡断,后来又听从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向金求和!】

赵光义:“……”

他颤巍巍地看向赵匡胤,真的也想说,他也需要扎几针……

他这心脏也实在是受不了,还有种几欲呕血的冲动——

竟然惊恐到让位给儿子,那长子也听信谗言,罢免抗金名将?!这两父子是都绕不开奸臣是吧!

赵匡胤怒火交织的目光与赵光义对上,立即沙哑着冷笑道:“去,给他也扎两针。”

“朕要他清醒的听着这后续的发展!”

【所谓越是割地,就越显得弱势,也由此越是让人得寸进尺。】

【于是北宋靖康元年,即公元1126年正月,才第二年,金国就又找了个借口——金军再次南下,这次不是直逼开封了,而是直接打到了国都开封,索要更多的钱,更多的粮,甚至还要女人!】

【其实在正月的时候,金军渡过黄河之时,京师开封就开始戒严,而已经成为太上皇的赵佶也仓促出城逃避去了。】

【这时候,宋钦宗赵桓也三次想跑,辅佐大臣,宰相等人都说都城受不住,也跟着劝宋钦宗向襄阳一带逃跑,但都被李纲所阻止,甚至禁军也回答道:“父母妻子都在这里,愿死守京城!”】

【而李纲正在部署守城之时,金军就到了都城西北的牟驼冈。】

【牟驼冈是宋军养马的地方,两万匹军马和大批草料,都落入了金军手中。】

【宋钦宗赵桓又慌乱起来,急忙着急群臣商议对策,宰相李邦彦主张求和,李纲再次反驳反对,坚决抗金到底!】

【可是私下里,宋钦宗赵桓却接受了宰相李邦彦的意见,派使者前往金营商议割地求和!】

“这……简直是无耻!!”

程咬金等将领不禁怒骂,三次想跑,被劝下之后又想求和?这宋钦宗赵桓,可真是够懦弱无能的!

李世民也是听得眉头一直就没松下来过。

【求和使者走到半路,就碰上了金军的使者,于是又将其带回,说是可以重新结盟修好,可派遣人去金军请和。】

【这一来一回,李纲自然也知道了,于是他主动请求去出使金营。】

【然而宋钦宗赵桓没有答应,他想要派李棁去。】

【而后李纲单独留下,说李棁柔懦,恐怕有误国事,而金国贪得无厌,必然会提出非常苛刻的条款。】

【并且这时候金兵大军即将兵临城下,勤王之师又没有到来,暂时议和也可以。】

【但是议和的条款要恰当,否则,将会招来大祸,宗社安危也在此一举。】

【同时李纲还提议,只要朝廷举措适当,金军就会见机退去,可是如果朝廷迫于金军的威势,答应金军的全部要求,那么金军就会轻视宋朝,那样的话绝对后患无穷。】

嬴政听着,不禁点头。

这话说的,确实不无道理。

【可哪怕是说到这份上了,宋钦宗赵桓依旧不听,仍让李棁出使金营。】

嬴政:“……”

【于是,等李棁等到了金营,果然吓得什么都不敢说,只是领回了金军提出的议和条款——】

【即给金军五百万两金子,五千万两银子,牛马一万头,绸缎一百万匹。】

【尊称金帝为伯父,割太原,中山,河间门三镇,派宰相,亲王到金营为人质,把金军送过黄河。】

【宰相李邦彦等人竟极力劝赵桓接受这些条款,可是如今宋朝国库早已空虚,哪有那么多金银?】

【所以宋朝是怎么做的?】

【——于是宋朝只好下令在京城尽力搜刮,结果搞得家家不安,人人惊恐,全城乱纷纷,朝野闹哄哄!】

“这种议和条款竟要接受?!还要为此搜刮百姓?!”

刘彻听得简直怒火上涌,这叫个什么事儿啊!

无耻!羞耻!简直就是卑躬屈膝之辈!!

【李纲坚决反对这些条件,还与宰相李邦彦等反复激烈争辩。】

【他说金军索要的金帛,竭尽天下之财,都无法满足,一个京城又怎么会足够?】

【三镇,是国家的屏障,割给金军,那还怎么立国?】

【至于人质,宰相可以去,亲王不能去,应该派能言善辩之士,前去同金军商谈条件,说明哪些可以答应,哪些不能答应,而只要谈几天来拖延时间门,勤王大军就会到来。】

【那时金军所提条款虽然不能实现,也不得不赶快退去。】

【届时再同金国结盟,那金国就不敢轻视宋朝,这样一来的话,和平局面也才可以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