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再来两个月(第2/3页)

“不行!”

朱四态度异常坚决,“答应过朕的,他一个月就会回来,怎么可能让他再去两个月?朕不食言,他也不能言而无信啊!”

张佐叹息道:“陛下,其实朱先生是想要平定大明海疆……据说现在东南海患非常严重,而大明水军,已分三批往江浙沿海去了,这是一次彻底平定海疆的战事,据说此战过后,盗寇将会在沿海一线再无见缝插针的机会!”

“那也不能让他亲自前去,马上传令,让他回来!”

朱四这次也不跟谁商量便乾纲独断,在他看来,朱浩就是他皇位稳定的保障,从当初登基,到现在把那群文臣给压服,好像都是朱浩在谋划,朱四理所当然觉得,没了朱浩他可能连皇位都要丢。

“是!”

张佐明显还有话没说,但此时看出皇帝脸色不好,不敢再多言。

“还有旁的事吗?”

朱四因为朱浩提请要去江南之事心情已经不佳,好像今天因为来西山的愉悦也烟消云散。

张佐道:“还有一些事,司礼监能自行处置。”

“那你们便去处置吧,朕要先去休息了。”

朱四露出宽慰的笑容,“这么好的地方,回头一定要在城里给朕建一座行宫,这边距离京城近,没事朕就过来看看……嘿,这才是完全属于朕的城池嘛。”

张佐等人都在想,这里可没有京城那么坚固的堡垒做保障。

普通贼寇自然没法威胁到这里的安全,但若是鞑靼人突然杀来,就怕守军无险可守,到时可就要遭殃了。

……

……

京城。

张璁府上,一份机密的情报,由霍韬带来,交给张璁看。

“朱敬道人在渤海,居然主动提出要去东南沿海剿灭盗寇?他是怎么想的?”张璁看完密报后,内心彷徨。

自己想方设法把朱浩赶出朝堂,让朱浩在皇帝面前失宠,但好像朱浩压根儿就不在乎,甚至还玩一些非常规的手段,这让张璁完全看不懂。

霍韬道:“就怕他是虚晃一枪,回头就要回京城来。”

“嗯。”

张璁点头。

他也不相信朱浩会放下京城的事情跑去江南,这对其有何好处?

霍韬又道:“还有从宫里传来消息,说是陛下已去了西山,明日早朝一定会辍朝,只是朝中阁老大臣尚不知晓。”

如今的张璁再不是吴下阿蒙,为了跟朱浩对抗,他是招揽一切可招揽的力量,而且他得到了幕后金主的支持,不但可以通过内部关系获取情报,甚至还能通过钱财收买关键人物。

“可靠吗?”张璁问道。

“是!”霍韬道。

张璁微笑着点头:“或许可以将此消息稍微泄露出去一点。”

“这……”

霍韬很犹豫。

皇帝不想让人知道的事,你居然透露给那些大臣知道?那些大臣知道了会做什么,必定是上奏皇帝以江山社稷为重,不要沉迷逸乐云云……毕竟前面正德皇帝的前车之鉴太可怕了,那对文臣来说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回忆。

张璁却有自己的盘算。

如果皇帝没事就跑西山去,文臣的劝谏或许会对皇帝形成一定挟制,令皇帝产生自危情绪,因为此时朱浩不在京城,皇帝必然会倚重于他。

并且能让主导西山事务的朱浩,成为文臣的眼中钉肉中刺。

以费宏为首的文臣不是不想对朱浩下手吗?那我就帮你们一把,给你们一个不得不对他动手的理由,那就是他要把新皇带成跟正德皇帝一样的昏君,你们会眼巴巴看到大明出第二个正德皇帝?

张璁道:“记住了,不要让人知晓此消息是我放出去的,只通知御史言官便可,至于阁老部堂的一概别泄露,他们后知后觉最好!免得他们知晓后,反而会阻止有人出来劝谏。”

这就很讲究技巧。

张璁看出来了,之前大礼议问题上,越是文官高层越是懦弱,最后左顺门跪谏时,只出现了一个侍郎和几个翰林院的学士而已,剩下的什么阁老尚书一概都作壁上观。

就这样,还指望他们对付朱浩?

霍韬叹道:“如此做,只怕有些冒险。”

“不冒险不行了!”

张璁道,“目前子实在余姚的任务进展也不顺利,我已差遣人催促他及早回京,朱敬道不在京城,正是我们出手的好机会。”

“嗯。”

霍韬点头,心里却对张璁的能力产生怀疑。

毕竟先前张璁对杨一清、谢迁回朝之事充满期待,指望二人回朝后能形成对朱浩的钳制,但现在好像非但不奏效,反而要成为自己派系的敌人。

就这样你还想跟朱敬道对抗,会不会是螳臂当车?

“那最近,我等可要做上奏?”霍韬临走前又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