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唐军门(第2/2页)

李镗说是带唐寅去检校三军,其实就是找唐寅诉苦。

说白了。

就是要钱要人。

西北局势就是这样,从弘治年间改了盐税的开中法之后,西北的财政就一年不如一年,到现在基本全靠朝廷调拨,若是朝廷调拨不来,将士们就要喝西北风,朝廷不负责养活,而屯田也没法进行,使得将士们没事就只能去打秋风一般找地方官员和百姓的麻烦。

修城塞?

对不起,除非是西北重要的关隘,才会去修。

你一个内三关关口,等鞑靼人杀到你这里,直接面对京城了,还修你干嘛?直接把京城城墙加固一点,不比修居庸关强?

如此也体现出内三关在战略地位上的尴尬。

既不能正面迎敌,说是作为京畿防御的最后一道屏障,但其实朝廷有什么好处,都不会想着内三关。

上面不给调拨钱粮和专款,现在好不容易西北有了战事,鞑靼人的掠夺也延伸到了内三关周围,朝廷还派了新皇派系中赫赫有名的唐伯虎来当内三关总督,李镗当然要趁机来找唐寅诉苦要钱。

唐寅叹道:“有关内三关的情况,本官到来前已有耳闻,只是我此番只是带兵来镇守,加强防备之事,并不归本官管啊。”

你跟我要钱?

我唐某人是给朝廷打理过一些账目,但我就是个跑腿的,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几人上了关口城头。

从城门楼子往远处看,但见前方崇山峻岭,沿着官道过去几里,便是一马平川的旷野,此时因为正遭逢鞑靼人叩边,原野上见不到任何活动之物,只有天上飘着一些不知道什么物件。

“唐军门,您看,最近周围总有一些东西飞在空中,也不知是什么,是否乃是鞑子派来的?”

李镗指着远处道。

蒋轮笑道:“不用怕,那是我们派出去的。”

张永惊讶地问道:“天上那些?那是……什么?”

唐寅道:“叫热气球,就好像放天灯一样,用火烧着就能升空,若是停了火,球就会逐渐下降,若是配合这个,可以刺探敌情。”

说着,唐寅拿出望远镜。

“好东西。”

张永瞥了一眼,笑呵呵说道。

张永作为正德时期军中有名的人物,当年兴王府为朝廷采购的望远镜,他是有份得到的,当唐寅拿出望远镜,张永就知道唐寅也算是行家。

李镗道:“唐军门是说,以这能升空之物,在高空用望远之物,刺探敌情?”

张延龄冷冷呛一句:“敌人又不在此,刺探什么?”

张永笑道:“建昌侯或有不知,这是提前做防备……所谓登高望远,若是能在半空中,配合望远之物探查,鞑靼人只要杀来,必然能提前预警,这可比烽火台有效多了啊。”

“本侯就不信了!”张延龄冷声道,“就算看到了,怎么传信?他们飞回来,怕是黄花菜也凉了。”

唐寅道:“会有专门的传信信号,这不难。”

正说着,远处热气球突然晴空发出一个红色的信号弹。

张永突然紧张起来:“这是有敌情?”

“没有,这是每个时辰要报的情况,表明平安没事,并且他们也没遇到什么危险,无须他人驰援……现在这热气球只是在居庸关一处使用,回头还要用在紫荆关和倒马关。”唐寅微笑道。

张永疑惑道:“这是咱大明造的东西?从京城走的时候,没听说过啊。”

唐寅笑了笑,没多做解释。

其实他也是到了西山军工厂后,才知道有这玩意儿。

而且朱浩还特地让锦衣卫训练了哨探,所用都是前兴王府嫡系人马,在西山时遇到晴天就放出去,观察天气和风向,同时也监视西山周围是否有盗匪出没,这东西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已培养出一批相对懂得操控的人手。

但因为技术相对落后,只能在晴空、无风或风力低的时候派出去,并且可能会遇到临时“迫降”的情况,用在前线第一线,可能会出现偏差。

现在等于是在以战代练,靠在内三关周围放飞,刺探周围是否有鞑靼人袭扰内三关。

“好了,还是由李将军带我们去检阅一下城中兵马,最近本官带来的人马,也都驻扎在城内,希望不要引起什么纠纷,有事的话要严格执行军纪……城头这边,本官打算多派一些人,顺带把刚铸好的火炮运上来,培养出一批合格的炮手!”

唐寅自信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