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决战杀虎口
动辄数十万人的大军作战,岂是个把月能准备好的。
所以明军和准噶尔军的对峙,从三月份的互相试探,到五月份才算是基本拉扯到位。
明军因为调兵速度较慢,所以也没法一开始就死守住无险可守的草原地带。无论是大板升城(包头)还是归化城(呼和浩特),在最初都飞速落入了噶尔丹的手中。
一部分原本就心怀动摇或不满的喀尔喀蒙古部落,见准噶尔势大,也纷纷投效。
实在不愿意投效同族、而心向大明的,也不可能在原地等死。所以大多西窜往察哈尔蒙古所在的草原方向,或是直接往东南逃到大同周边,内附到明军实控区。
对于自己刚抵达前线时,朝廷就已经丢掉了几万平方公里的关外大草原,郑成功和李定国也没觉得有什么丢人的,这很正常。
大草原嘛,无险可守,得失都是一眨眼的事,并不足以证明任何问题。
考虑到准噶尔骑兵的来去如风,全骑兵的兵种构成,一人双马甚至三马,他们稍微机动两三天,就有可能威胁到正南面的大同,以及西边的张家口,至于察哈尔蒙古的乌兰察布,也随时有可能被袭扰。
所以绵延至少五百里以上的正面,都有可能成为主战场。这在大明此前和鞑靼人交手的几百年里,也早就被证明了。每次鞑靼入寇,九边有至少两到三边会被拖入战场,都是正常操作。
……
稳住九边传统防线的局势后,郑成功和李定国也总算梳理清楚了此番交战的敌我力量。
“噶尔丹号称控弦三十万,火枪骑兵五万,人人双马甚至三马,总计动用马匹过百万,应该不是虚言。
他征战十三年,所拓疆域据说东西横跨八千里,南北最远六千里,能轻易拉出三十万百战铁骑不足为奇。”
郑成功看着九边将领此前在前哨接触战搜集回来的情报,也是脸色凝重。
他毕竟已经是内阁第三协理大臣,是来督师的,后续出关血战不用他本人上一线战场,他一个海军出身的,也不擅长草原大漠骑兵军团厮杀。说到底还得看李定国,而他不知道李定国有多大把握。
相比之下,倒是亲自要上一线的李定国,对自己很有信心。
这个已经六十三岁的老将,被从南到北的各种气象灾害,在头脸和浑身皮肤上刻凿了各种印痕,还有蚊虫和毒疮留下的疤痕。
五十二年的戎马生涯,前十年是贼,后四十二年是官军将领。太多的厮杀,已经让他分不清创伤和病害痕迹的区别。
只见李定国语气沉稳地说:“我大明如今在三边筹集的守军,不算辅兵,便足有五十万之众。以我大明如今国力之鼎盛,兵甲之坚利,击溃噶尔丹绰绰有余!
所需顾虑者,只是此战要如何打,才能尽量歼灭噶尔丹的有生力量。如果我们一下子表现得太强,噶尔丹施展草原游牧打不过就跑的无赖之术,我们再要追歼他可就难了。
准噶尔部的腹地,可是远在轮台(乌鲁木齐),那可是大同以西四千里,就算从酒泉出嘉峪关算起,那也是两千里。
在大同关外多杀三个准噶尔骑兵,难度都比不上去轮台县杀一个准噶尔骑兵。我等这几年早已素知王爷和陛下想要的,乃是彻底歼灭准噶尔部,而不仅仅是击退,所以趁着这次多消灭其有生力量,甚至不惜示弱、打一些苦战诱敌,都是很有必要的。”
郑成功虽然不擅长草原骑战,但他也是非常知兵的,李定国一提出未来远征的后勤难度问题,他立刻就估算出来了:
“此言倒是非常对,我大明能在宣大、张家口等三边部署五十万精兵,但若是战场挪到五原,估计就只能补给四十万人参战了。
若是战场再往西挪到兰州以北的草原,怕是三十万精兵都够戗。挪出嘉峪关,不足二十余万,能到轮台用兵的,最多不超过十五万。
这还是建立在如今我大明的战马、驮马数量不比准噶尔人少太多的前提下,而且还得配上一些适合草原大漠长途行军的新辎重车辆的份上。否则,怕是十万人都到不了轮台。
所以,一定要力争在大同至归化城、五原的战场上,尽量削弱准噶尔部,确保此战后,其残部的实力,连大明十万军队都打不过,这样才能防守反击、犁庭扫穴!李兄,你觉得眼下具体该如何打?”
李定国这些日子显然也想好了,智珠在握地说:“先示弱,假装死守不出,但是又派出小股部队,从别处开关出关偷袭,撩拨噶尔丹的怒气。
然后,噶尔丹如果调动,我们也随之调动,假装以重兵应对噶尔丹主力朝向的关卡。
到了这一步,就别太严防噶尔丹的细作了,甚至可以放一些本就摇摆不定的喀尔喀蒙古部族子弟回去投敌噶尔丹,好向噶尔丹泄露我大明在三边各关卡的实时防守兵力多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