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啊!大明!人类的希望!(第3/3页)

我卖过来的羊绒呢绒,虽然还有销路,但实在谈不上多高的利润,那些大明富户只是买来穿个新鲜,大明的优质纺织品替代太多了。

现在连烟叶和可可都卖不出去了,说是大明自己会种,唯一据说还敞开收购的,只是天然橡胶。看来下次要多进货一些美洲橡胶再来大明了。

反正我这次出货赚得不多,基本上都是靠来之前带的金银在进货,现在最多只剩七八千英镑了。这点钱就算全用来进货你说的石炭酸、浓硫酸、砒酸氢纳,又能买到多少?”

莫顿船长的诉苦,也听得出他的无奈。而且他并不知道,他觉得卖橡胶好歹还能赚大钱,但这个窗口期也不长久了。

朱树人眼下急需橡胶,不过是因为大明的橡胶工业开始起步了,这几年大明在疯狂攀硫化橡胶、硝化橡胶科技。而随着大明逐渐转入和平,云贵改土归流的逐步完成,云贵地区种烟草的比例将来肯定要压下来,到时候很多热带雨林气候区的烟草田都要改成橡胶林。

要是再等过几年,大明把缅、越也打服了,拿到更多东南亚沿海湿润雨林带,到时候对橡胶的种植规模就会更大。而橡胶树种下之后,大约七八年就可以长到足以割胶。这么算下来,英国和荷兰商人的美洲橡胶倒卖生意,最多也就还能做十几年了,以后大明就能在这个短板上彻底自给自足。

面对莫顿船长的诉苦,牛顿也知道现在的化学品非常昂贵,属于暴利,但他本着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心态,还是力劝对方能买多少买多少。

最后,牛顿还帮他出主意:“实在不行的话,咱还可以想办法递交国书,争取赊欠,找其他商会担保,把伦敦大瘟疫的情况告诉大明方面的卖方,

让他们充分相信‘这药如今卖到英国,绝对能爆赚’,下次咱绝对连本带利高价偿还。要是还不行,就说服一个大明商人派船跟着咱一起回去,他们自己进货到英国卖,利润能卖多少全算他们的,我们只求能多挽救几万伦敦人的生命。”

莫顿船长耸了耸肩:“可是我只是一个商人,而且我是已经投了荷兰执政才来到这儿的,我怎么可能代表英国递交国书。虽说大明经常有冒贡的朝贡贸易,但被查出来也挺丢人的,捞不到好处。”

牛顿无奈,只好自己想办法:“船长先生,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托托关系,至少帮我介绍认识几个大明科学院的人,剩下的我自己设法上书陈情。

我相信大明的摄政王殿下,是一位仁慈的统治者、人类共同的希望。只要能跟大明科学院的人攀上交情,后续我说不定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