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第3/3页)
其次,就是开源。
如果无法降低官员的生活质量,又不希望百姓的生活受损,那么通过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使得全社会高速发展,就可以在底层人民富起来的同时,暂时掩盖上层阶级享受社会资源过多的问题。
就任参知政事后,谢知秋提议兴修水利、鼓励发展农业与匠人教育。
水利能够提高灌溉能力,增大土地种植面积。
而传统的私塾仅仅为科举服务,农民和工匠的知识体系常年靠师徒之间口口相传,发展非常缓慢。
谢知秋提议将农学和工匠知识都作为专门的学科,集结有这方面知识和经验的工农进行归纳总结,然后编著书籍,形成体系,设立义学,对有意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进行专门培养,并且鼓励知识公开传承、研究发展。
除此之外,谢知秋提议赵泽效仿汉初皇帝,实行轻徭薄赋、让利于民的政策。
通过降低税收,提高普通百姓的劳动积极性和消费能力,再推行有利商业发展的政策,刺激经济发展,是谓藏富于民。
多管齐下,到最后,梁城的税表面上收少了,可是实际收入反而会增加。
谢知秋本人的很多建议其实都遭到朝臣的反对,尤其是她认为减税反而能增加财政之类的想法,简直违反常识。
但架不住谢知秋掏出汉史引经据典,说就算无法增加财政收入,这也是为民考虑的仁政。
而且赵泽胆子大,早年没读书,所以脑袋空空不懂什么常识,经历了齐宣正的事以后,他还就信谢知秋。
于是这两个人一个敢说,一个敢信,一拍即合,真的瞎搞起来。
梁城就在天子脚下,理所当然先被抓来试点。
谢知秋的一部分提议实际实施起来很慢,尚未推进完全,但仅仅是减税和建设少量水利,已经对民间有极大改善。
到了秋收季节,梁城外金麦似海,城内空前繁荣,人人开始赞颂赵泽是千年难遇的仁君,原先不认可的官员只得闭了嘴,对谢知秋的风评亦随之一变。
谢知秋顶着“萧寻初”这个身份,再加上一堆惊世骇俗的想法和当初对赵泽的投其所好,原先难免有人旧事重提,对她非议众多,劝皇上不可听信谄臣之言,还谴责她过往就不务正业,绝非实干之士。
然而当成果浮现,风向亦随之变化。
谢知秋与赵泽很快被誉为君圣臣贤的代表。
“萧寻初”这个名字,又开始成为真知灼见与神机妙算的代名词,甚至开始与多年前的神机宰相谢定安相提并论。